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3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内容摘要:
不做研究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以第一种情况为例 ,如图所示 ,将速度 v 正交分解 ,垂直于磁场的速度v 1 =v s i n θ ,平行于磁场的速度 v 2 =v c o s θ ,其中 v 1 切割磁感线 ,v 2 不切割磁感线 ,因此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速度是 v 1。 则感应电动势 E = BL v s i n θ。 第二种情况同学们可自行推导 ,只要找出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即可。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2 .理解表达式 E = B L v s i n θ 中各符号的确切含义 ( 1 ) 该公式可看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一个推论 ,通常用来求导体运动速度为 v 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若 v 为平均速度 ,则 E 为平均感应电动势。 ( 2 ) 当 B 、 L 、 v 三个量方向 相互垂直时 , E = B L v。 当有任意两个量的方向平行时 , E= 0。 ( 3 ) 式中的 L 应理解为导线切割磁感线时的有效长度。 如图所示 ,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情况应取与 B 和 v 垂直的等效直线长度 ,即 ab 的弦长。 ( 4 ) 该式适用于导体平动时 ,即导体上各点的速度相等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 5 ) 当导体绕一端转动时如图所示 ,由于导体上各点的速度不同 ,是线性增加的 ,所以导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𝑣 =0 + 𝜔 𝐿2=𝜔 𝐿2,由公式 E = B L 𝑣得 , E = B L 𝜔 𝐿2=12BL2ω。 ( 6 ) 公式中的 v 应理解为导线和磁场的相对速度 ,当导线不动而磁场运动时 ,也有电磁感应现象产生。 特别提醒 1 .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该部分导体等效为电源 ,电路中的其余部分等效为外电路。 2 .对于一个闭合电路 ,关键要明确电路的连接结构 ,分清哪部分相当于电源 ,哪些组成外电路 ,以及外电路中的串、并联关系。 3 .一般高中阶段只考查 B 、 L 、 v 互相垂直的情况 ,即 s i n θ = 1 的情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例题 2 如下图所示 ,长为 L 的金属棒 ab ,绕 b 端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 ,磁感应强度为 B ,求 ab 两端的电势差。 解析 :解法一 :棒上各处速率不等 ,故不能直接用公式 E = B L v 求解 ,由v= ω r 可知 ,棒上各点线速度跟半径成正比 ,故可用棒的中点的速度作为平均切割速度代入公式计算 ,由 𝑣 =𝜔 𝐿2有 E = B L 𝑣 =12BL2ω 解法二 :设经过 Δ t 时间 ab 棒扫过的扇形面积为 Δ S 则 Δ S=12L ω Δ t L =12L2ω Δ t 变化的磁通量为 Δ Φ =B Δ S=12BL2ω Δ t 所以 E = nΔ 𝛷Δ 𝑡=12BL2ω ( n= 1) 所以 ab 两端的电势差为12BL2ω。 答案 :12BL2ω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题后反思 由上述两种解法可以 证明 : E = B L v 是 E = nΔ 𝛷Δ 𝑡的一种特殊情况。 E = B L v仅适用于导体切割类感应电动势的求法 ,而 E = nΔ 𝛷Δ 𝑡适用于所有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情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对感应电动势的理解 问题导引 电磁感应中的感应电动势与干电池的电动势有何异同 ? 提示 它们本质是相同的 ,感应电动势是把磁场能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感应电动势相当于电源 ,可以对外供电。 计算电动势的公式 E= nΔ 𝛷Δ 𝑡和 E= B l v s i n θ 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 E = n𝛥 Φ𝛥 t E = B L v s i n θ 区别。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3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相关推荐
2 ) 电磁感应现象中涉及的具有首尾速度的力学问题。 ① 关键要抓好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动态分析 : 导体受力运动 → 产生感应电动势 → 感应电流 → 通电导体受安培力 →合外力变化 → 加速度变化 → 速度变化 加速度等于零时 ,导体达到稳定运动状态。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② 两种状态处理 : 达到稳定运动状态后 ,导体匀速运动 ,受力平衡 ,应根据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列式分析平衡态。
电流方向变化 ,则在磁场中受力方向变化。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 .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和最大值 设线圈平面从中性面开始转动 ,角速度是 ω ,经过时间 t ,线圈转过的角度是 ω t , ab 边的线速度 v 的方向跟磁感线方向间的夹角也等于 ω t ,如下图所示。 设 ab 边长为 L1, bc 边长为 L2,磁感应强度为 B ,这时 ab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eab= B L1v
通常用 Emax、 Umax、 Imax表示 有效值:在实际生活中通常用有效值来描述交变电流,通常用 E、 U、 I表示 有效值的物理规定: 物理学中规定:给阻值相等的两个电阻器分别通以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如果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恒定 电流的数值叫做这一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m a xm a xm a xm a xm a xm a x212121IIIUUUEEE
,当 R = 0( 即短路 ) , I = E / r ,U 内 = E , U 外 = 0. 2 .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E = U + Ir ,得 U = E - Ir . 路端电压 U 随 I 变化的规律 ( U - I 图线 ) 如图 4 - 1 - 2 所示. 由 U = E - Ir 和图线可知: ( 1) 图线纵轴截距,即电流为 0 时的路端电压 U
动能定理 eU =12m v2,得 v =2 eUm,速度大小与 U 有关,与两板间距离无关. 【答案】 C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问题导思】 1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的运动同哪种运动类似,这种运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 .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的带电粒子的运动 时间由什么决定。 1 . 运动状态分析 带电粒子以速度 v 0 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时,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成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猜想假说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伽利略假设的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并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3.实验验证 伽利略设计了一个斜面实验,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