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5探究电子束在示波管中的运动内容摘要:
动能定理 eU =12m v2,得 v =2 eUm,速度大小与 U 有关,与两板间距离无关. 【答案】 C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问题导思】 1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的运动同哪种运动类似,这种运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 .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的带电粒子的运动 时间由什么决定。 1 . 运动状态分析 带电粒子以速度 v 0 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时,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成 90176。 角的电场力作用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2 . 偏转问题的处理方法 图 2 - 5 - 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将带电粒子的运动沿初速度方向和电场线方向进行分解 ( 类似于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 .如图 2 - 5 - 4 所示,设带电粒子沿中线进入板间,忽略电容器的边缘效应. ( 1) 沿初速度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满足 x = v0t . ( 2) 沿电场线方向的分运动为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 a =Fm=qEm=qUmd. 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 y =12at2=qL2U2 md v20. 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为 φ ,则: t an φ =vyv0=qL Umd v20. ( 3) v 反向延长线与 v0延长线的交点在L2处. 图 2 - 5 - 5 证明: t an φ = vy/ v0= y / x又 y =qL2U2 md v20t an φ =qL Umd v20L = v0tvy= at =qUmdt ⇒ x =L2 由 x =L2可知,粒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就好像是从极板间的L2处沿直线射出似的. ( 2020 海口一中高二期末 ) 如图 2 - 5 - 6 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图,电子从灯丝 K 发出 ( 初速度可忽略不计 ) ,经灯丝与 A 板间的电压 U1加速,从 A 板中心孔沿中心线 KO 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 M , N 形成的偏转电场中 ( 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 ) ,电子进入 M , N 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 P点.已知 M , N 两板间的电压为 U2,两板间的距离为 d ,板长为 L ,电子的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e ,不计电子受到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图 2 - 5 - 6 ( 1) 求电子穿过 A 板时速度的大小; ( 2) 求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y ; ( 3) 若要电子打到荧光屏上 P 点的上方,可采取哪些措施。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示波管的工作原理,电子在电压 U 1 加速时,可以应用动能定理,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可以应用类平抛问题的处理方法. 【解析】 ( 1) 设电子经电压 U 1 加速后的速度为 v 0 ,由动能定理得: eU 1 =12m v20 - 0 , 解得 v 0 =2 eU 1m. ( 2) 电子以速度 v0进入偏转电场后,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E ,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 a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侧移量为 y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t =Lv0, ① F = ma , F = eE , E =U2d, ② a =eU2md, ③ y =12at2, ④ 解得 y =U 2 L24 U 1 d. ( 3) 减小加速电压 U 1 或增大偏转电压 U 2 等方法. 【答案】 ( 1 ) 2。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5探究电子束在示波管中的运动
相关推荐
,当 R = 0( 即短路 ) , I = E / r ,U 内 = E , U 外 = 0. 2 .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E = U + Ir ,得 U = E - Ir . 路端电压 U 随 I 变化的规律 ( U - I 图线 ) 如图 4 - 1 - 2 所示. 由 U = E - Ir 和图线可知: ( 1) 图线纵轴截距,即电流为 0 时的路端电压 U
不做研究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以第一种情况为例 ,如图所示 ,将速度 v 正交分解 ,垂直于磁场的速度v 1 =v s i n θ ,平行于磁场的速度 v 2 =v c o s θ ,其中 v 1 切割磁感线 ,v 2 不切割磁感线 ,因此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速度是 v 1。 则感应电动势 E = BL v s i n θ。 第二种情况同学们可自行推导
2 ) 电磁感应现象中涉及的具有首尾速度的力学问题。 ① 关键要抓好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动态分析 : 导体受力运动 → 产生感应电动势 → 感应电流 → 通电导体受安培力 →合外力变化 → 加速度变化 → 速度变化 加速度等于零时 ,导体达到稳定运动状态。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② 两种状态处理 : 达到稳定运动状态后 ,导体匀速运动 ,受力平衡 ,应根据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列式分析平衡态。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猜想假说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伽利略假设的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并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3.实验验证 伽利略设计了一个斜面实验,如图
D D .由 m = Fa 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而求出 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征 1.因果性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反之不对,没有力也就没有加速度. 2.矢量性 公式 F= ma是矢量式,任一时刻, a的方向均与 F合 方向相同,当 F合 方向变化时, a的方向同时变化. 3.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
之;既得之,患失之。 ” 指的是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针对文章,如果白兔得到的是一把青草,那会不会有 “ 得失之患 ”呢 ? 不会,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的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 因此不能 泰然拥有。 这就是说, 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 ?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