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32原子的构成ppt课件1内容摘要:
+17 钠原子 氯原子 +11 +17 钠原子 氯原子 +11 +17 钠原子 氯原子 +11 +17 钠原子 氯原子 +11 +17 钠离子 氯离子 质子数 = 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 11 10 17 18 > <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Na+ Cl +11 +17 NaCl 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 食盐晶体 钠 + 氯气 氯化钠 点燃 NaCl Na Cl2 NaCl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示意图 二、离子的形成 离子 带电的原子 离子分类 阴离子 阳离子 离子的表示 —— 离子符号 (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 X n177。 离子所带电荷数(得失电子。20xx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32原子的构成ppt课件1
相关推荐
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变式训练 1 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半胱氨酸属于氨基酸 B . 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 C . 两分子半胱氨酸 , 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 D . HS — CH2— CH2— C OONH4可与 NaOH 溶液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 解析 :氨基酸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 ,是两性物质。 氨基酸缩合成肽是一个
好的未来。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思考与交流 有关西红柿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的探究,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 ) 、浸泡,然后测其水溶液的 pH 你认为在实际问题的探究中遇到未知概念或者原理是否是一种普遍现象。 结合你所了解的科学史及自己已经有的探究经验,想一想探究之后所得的结论中,是否常常蕴藏新问题,并常诱发深入的探究愿望。 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A 实验 43
aOH) V ( NaOH) M( CH3COOH) 100mL食醋中所含醋酸的质量为: m′( CH3COOH) = c( NaOH) V ( NaOH) M( CH3COOH) 根据 3次接近的平行测定值,可计算食醋中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实验准备 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仪器的洗涤 溶液的装配 ★ NaOH标准溶液配制 中和滴定 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与记录 数据处理与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 分子变化了吗。 元素变化了 吗。 分子 的种类 ,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 物质的种类。 改变 不变 不变 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 分子种类改变 , 元素种类不变。 问题: 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化合物含有哪些元素。 氯化钾氧气物质 加热 O2 KCl 含 K、 Cl、 O元素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 种类、个数、质量 都 不变 分子的
高锰酸钾( KMnO4)、过氧化氢( H2O2) … 【 单质 】 由 同一种元素 组成的 纯净物。 【 化合物 】 由 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 纯净物。 一物一素 一物多素 水( H2O) 二氧化碳( CO2) 氯化钾( KCl) 高锰酸钾( KMnO4)、过氧化氢( H2O2) … 【 氧化物 】 两种元素 组成,其一为 氧 的 化合物。 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吗。 举例说明 高锰酸钾(
或 B 的浓度 v 正 增大, v 正 v 逆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减小生成物 C的浓度 v 逆 减小, v 正 v 逆 → 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a. 增大生成物 C的浓度 v 逆 增大, v 正 v 逆 →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减小反应物 A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