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2章3外国消息两篇内容摘要:

生前遗言 , 骨灰要撒在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 12 日至 13 日 , 首都群众 4 万人 , 在北京的外国朋友 2 000 人 , 以及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 , 在劳动人民文 化宫举行隆重吊唁仪式。 40 多个国家、政党送了花圈 , 130 多个国家、政党发来了唁电和唁函。 1 4 日 , 群众的悼念活动达到了高潮 , 天安门广场出现了无数的花圈、千万朵白花。 15 日 , 首都举行追悼会 , 邓小平致悼词。 [ 文本 探究 ] 一、阅读《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 , 回答问题。 1 . 这则消息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试结合内容略作分析。 【答案】 这是一篇典型的 “ 倒金字塔结构 ” 的消息。 最重要的信息:日本投降了。 次重要的信息:杜鲁门总统今晚 ( 1945 年 8 月 14 日 )7 时宣布 , 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 战争结束了。 盟国停止了军事行动。 次要的信息:日本投降的原因。 再次要的信息:日本投降后的安排。 2 . 新闻的来源是事实 , 但是 , 新闻工作者的立场、观点对事实的报道也有重要影响。 本篇新闻体现了谁的立场。 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答案】 体现了美国的立场。 除了 “ 日本投降了 ” 这个主要的新闻事实外 , 其他信息完全是从美国人主导的角度来报 道的。 3 . 本文虽然文字简短 , 但是信息量却很 大。 说说为什么没有按时间顺序报道事件过程。 【答案】 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报道事件过程 , 是因为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 读者最想知道的是日本是否投降 了 , 战争已经打到最后 ,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 日本投降了 ” , 这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新闻事实。 围绕这一新闻事实 , 按照事件的重要性与关联性来安排顺序 , 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阅读《周恩来总理逝世 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 , 回答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