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3第3课时隋唐制度的革新内容摘要:
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 抑制了门阀士族 , 扩大了官吏来源 , 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 , 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 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 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因此 ,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 , 影响深远。 ( 3)经济上:经济制度的演变直接体现经济发展的轨迹。 唐朝前期都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赋役制度。 隋沿用租庸调制,并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制度,而唐朝前期则实行租庸调制,贯彻轻徭薄赋的思想。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均田制,租庸调制被破坏,唐朝开始推行两税法,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了一个重要转折。 ( 4)军事上: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 “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 ,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的统一。 府兵制也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该制度,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 府兵服役期间,免收租庸调,但出征时自备武器和粮食,加重了负担,武则天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玄宗实行了募兵制。 基本上由国家提供衣食,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但是,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 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势力。 【 例题 2】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废除 【 解析 】 ( 1) 产生 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①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 , 魏晋以来。一43第3课时隋唐制度的革新
相关推荐
EV30210 41114 RQq)RR(q 球心的电势也可由三个表面的电势迭加求得。 Aq q1ROB 2R3RqQ(下一页) 球壳外表面带电 ② 用导线连接 A、 B,再作计算 :3Rr 33300 4RRo RqQE d rE d rV3Rr 204 rqQEr rQqE d rV04qQ 0E连接 A、 B, 中和
B _ _ _ _ _ P 假设在电源正、负极之间连一根导线 M N E0 F Fn Ft M N E0 E E0 E′ M N E 导线内很快形成沿导线方向的电场 二 .导线中的电场 恒定电场 由 稳定分布 的电荷产生 稳定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 •我们在上一章中曾经得出结论 :在静电平衡时 ,导体内部的场强为零 ,导体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零 (等势体 ).这与我们现在的说法有矛盾吗
招展,迎风摆动。 返回 第一部分:( 1)总写 —— 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 27)具体写 —— 绘春。 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 810)总写 —— 颂春。 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返回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 —— 自然醒 —— 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 —— 草报春 —— 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的纺织业以 ( )为主曹魏在纺织业中心 ( 、洛阳 )等地设专门管理机构:吴国培育出 ( ),缫丝质量高。 蜀锦闻名,行销魏吴;矿冶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北魏相州以 2军刀著称。 魏晋时 ( )成熟,又发明生铁与熟铁合炼成钢的 ( )。 已开始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制 瓷技术,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制出白瓷:造纸技术进步,纸质高量大,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洛阳、 2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