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内容摘要:
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 、 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 【 例题 4】 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变法在目的 、 内容 、特点等方面有何不同 ?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 【 解析 】 不同: ① 目的。 前者是为了争做霸主;后者则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度 , 建立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 ② 内容。 前者主要是重用有才干的人 , 通过改革积聚力量使国家具备充当霸主的实力;后者则主要是废井田 、 承认土地私有 、 废除贵族特权以确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③ 特点。 前者没有用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 , 维护的是旧的奴隶制;而后者则用封建制代替了落后的奴隶制。 产生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前者处于春秋时期 , 特别是春秋前期 , 奴隶制经济基础比较巩固 , 到春秋末年战国初年时新的剥削方式才出现;后者处于战国时期 ,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强大的必然要求 , 封建制度的确立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而且 , 战国时期 , 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 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已经很强大。 【 例题 5】 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有什么异同点 ? 【 解析 】 (1)相同点: ① 背景相同:都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 , 到了战国时期 , 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 , 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 促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 , 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的基础上进行的。 ② 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 , 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发展封建经济 , 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③ 措施相同: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 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 、 提高政府收入 、富国强兵 、 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 ④。一1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相关推荐
些规律用等式表示出来。 ,3,2,1321321 23333 nnn问题情境 : 春秋时代的鲁班在林中砍柴时被齿形茅草割破了手,他由此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锯子。 想想看,锯子的出现是鲁班受了什么启发而发明的。 联想 茅草 锯子 相似点 :功能 (前提) 形状 (联想的结论 ) 能割破手 能割断木头 齿形。 齿形 类似与鲁班发明锯子
入 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
,只要弄清各物质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哪种类型,就可进行正确地判断;A中前者是取代反应,后者是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 B中两个反应均是氧化反应 (燃烧 ),反应类型相同; C中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 D中前者为加成反应,后者为取代反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乙烯与溴的反应。 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水乙醇与浓硫酸按1∶ 3的体积比混合后共热至 170 ℃
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 乙:用 87 g二氧化锰与足量浓盐酸反应 则二者制得的 Cl2(填序号)。 ①甲比乙多 ②乙比甲多 ③一样多 ④无法比较 Ⅱ .已知下列反应也可以生成氯气。 ① 2 KMnO4+ 16 HCl= 2 KCl+ 2 MnCl2+ 5 Cl2↑+ 8 H2O ② ③ 2 NaCl+ 2 H2O=== NaOH+ Cl2↑+ H2↑ 其中,适宜于实验室制取 Cl2的反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