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1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原因内容摘要:
隙和裂隙发育越好,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喀斯特 地貌发育越典型。 水的溶蚀力又和哪些因素 有关呢。 水的溶蚀力的大小主 要取决于水中 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 在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往往会广泛发育。 下面我们通过动画来看一下它的形成发育过程。 (动画: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喀斯特作用后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有多种类型。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有的同学可能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旅游,请同学们说说看,你看到过哪些形态的喀斯特地貌。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旅游见闻,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两种类型。 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和 石柱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照片,见识一下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 投影: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写出溶洞和钟乳石形成的化学方程式。 溶洞的形成: CaCO3+ CO2+ H2O=Ca( HCO3) 2 钟乳石的形成: Ca( HCO3) 2CaCO3↓ +CO2↑ +H2O 溶洞 的形成主要是什么作用。 溶蚀作用。 钟乳石的形成又主要体现了哪种作用。 淀积作用。 说到喀斯特地貌,我们不得不提及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 —— 徐霞客。 指导学生阅读知识窗。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对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同学们一定更想知道,桂林究竟有怎样独特的环境才孕育了这么神奇秀美的山水呢。 请同学阅。鲁教版地理必修1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原因
相关推荐
件图表 数据采集 原始数据 存储检索 空间查询 空间分析 数据输出 制图、表格 交互展示 二、 GIS应用领域 GIS应用: 指人们应用 GIS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 和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 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政府机关,高档商店 外围地区 较低 工业区住宅区 工业,中低档商店,住宅 由于不同功能土地利用的效率不同 ,在城市地租差别这一杠杆的作用下,不同功能地域之间相互竞争,各种功能活动对其区位不断选择,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发展。 如下表: 经济因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发展、变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合 付租能力 和 地租 两方面因素: 一般在地租最高的 市中心
世 界 0 30000 60000 120200 90000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 /人)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全国缺水城市达 300多个 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 20%~ 30%,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 10倍。 资 源 利 用 率 低 每 练 一 吨钢 ,德 国 、日本等先 进 的工 业国 家只需 6公 斤 的水,但在中 国却 要 23到 56公 斤 左右;造紙 工业中 ,中 国
怔( ) 战战兢兢( ) 战祸迭起( ) 唱 —个喏( ) 阅读小说 整体感知 • 按照小说的发展过程, 概括故事情节。 思考: 阅读小说 整体感知 按照小说发展过程,概括故事情节: 故事的开端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推荐古画 索要高价 离奇失踪 相识知己 慷慨买画 赎画知画 无偿转让 • 请同学分角色朗读,思考题目中的“绝品”包含哪些含义。 说一说: “绝品“ 文中的画: ( 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