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课件粤教版选修3-5内容摘要:
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 α粒子撞击到金箔原子后产生的反弹 解析: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绝大多数 α粒子沿原方向前进 ,少数 α粒子有大角度散射 . 所以 A处观察到的粒子多 , B处观察到的粒子少 , 所以选项 A、 B错误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原子核库仑斥力的作用 ,所以选项 D错误 、 C正确 . 答案: C 方法总结: 对 α粒子散射实验题的解法 (1)熟记装置及原理 . 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 因此对实验器材 、现象 、 现象分析 、 结论都必须弄明白 , 才能顺利解答有关问题 . (2)理解建立核式结构模型的要点 . ① 核外电子不会使 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 . ② 汤姆生模型不能解释 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③ 少数 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 甚至反弹回来 , 表明这些 α粒子在原子中的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 、 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 . ④ 绝大多数 α粒子在穿过厚厚的金原子层时运动方向没有明显变化 , 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 原子的质量 、 电量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核上 . C. 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 , 甚至被弹回 , 只有少数穿过 D. 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解析: α粒子散射后 , 绝大多数 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 但少数 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 并且有极少数 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 90176。 ,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176。 . ►课堂训练 1. 卢瑟福在用 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 α粒子。高中物理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课件粤教版选修3-5
相关推荐
” , 意思是说融雪天往往比下雪天更冷 ,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 融雪时 , 水由固态变成液态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熔化热 , 使周围的气温更低 , 人感觉更冷。 考点题型设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冰在 0℃ 时一定会熔化 , 因为 0℃ 是冰的熔点 B.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C. 0℃ 的水 , 其内能也为零 D. 冬天看到嘴里吐出 “ 白气 ” , 这是汽化现象
个点 , 则连续打 5 个点所用的时间是 0 . 1 s.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 , 纸带和复写纸的位置应是 复写纸压在纸带上面 (选填 “ 纸带压在复写纸上面 ” 、 “ 复写纸压在纸带上面 ” ) ,电磁打点 计时器对电流的要求是 低压交流 (选填 “ 低压交流 ” 、 “ 低压直流 ” ) , 实验时应 先开电源再拉纸带 (选填 “ 先开电源再拉纸带 ” 、“ 先拉纸带再开电源 ” ) .
一位置 , 如果是一段时间 ,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 可通过建立一维坐标来描述 . ► 尝试应用 3. 关于位移和路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位移是矢 量 ,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 , 即位移的大小 C. 质点在一直线上运动且方向不变时 , 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 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小 题型一 对时间与时刻的理解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2 .整体法 : 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的方法 . 3 .选取原则 ( 1 ) 当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 作用时 , 应用整体分析法 , 可使问题简单明了 , 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 . ( 2 ) 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 , 要应用隔离分析法 , 这时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于物体的外力 . 注意 在很多时候
, 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 (如温度 、 光 、 声等 )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 (通常是电学量 ), 例如热敏传感器 , 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 , 某热敏电阻 R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 3甲所示 , 图乙是由该热敏电阻 RT作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器线路图 .问: 图 3 (1)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铃响 , c应接在 ________(填 “ a” 或“ b” )处
析 由 P = UI ,得 I =PU=5 108 W2 105 V= 2 500 A 答案 2 500 A (2)某处不电站间每根输电线的电阻为 10欧 , 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多少。 它占输出功率的比例是多少。 解析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 P 损 = I22 r = 2 5002 2 10 W = 108 W 损失功率不输出功率之比为P 损P= 1085 108 =14 答案 10 8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