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1章第4节楞次定律课件教科版选修3-2内容摘要:
逐渐减小时 , 试判断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 问题设计 图 3 请从解答此题的实践中 , 体会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具体思路 . 答案 线圈 abcd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 若要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需先弄清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根据楞次定律 “ 阻碍 ” 的含义,则要先明确原磁场的方向及其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 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个闭合电路 . (2)明确 的方向 . (3)判断闭合回路内原磁场的 是增加还是减小 . (4)由 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 (5)由 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 要点提炼 原磁场 磁通量 楞次定律 安培定则 典例精析 一 、 右手定则的应用 例 1 下列图中表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 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 , 导体 ab上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 b的是 ( ) 解析 题中四图都属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 应用右手定则判断可得: A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 b, 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b→ a, C中感应电流沿 a→ d→ c→ b→ a方向 , D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b→ A. 答案 A 二 、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例 2 关于楞次定律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故选 D. D 三 、 楞次定律的应用 例 3 如图 4所示 , 通电导线旁边同一平面 有 矩形 线圈 abcd, 则 ( ) , 其中感应电流方向是 a→ b→ c→ d , 无感应电流产生 ad边为轴转动时转动角度小于 90176。 , 其中感应电流方向是 a→ b→ c→ d ,其中感应电流方向是 a→ b→ c→ d 图 4 解析 先由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导线产生的原磁场在线圈处垂直纸面向里 , 当线圈向右平动时 , 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 , 感应电流的磁场不原磁场方。高中物理第1章第4节楞次定律课件教科版选修3-2
相关推荐
温度差。 在热传递过程中 , 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 使高温物体内能减少 , 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 最后达到温度相等。 2. 两种方式的联系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从它们改变内能的最终结果看 , 两者是等效的。 特别提醒: 内能是状态量 , 任何一个物体在每一个状态下都有确定的内能 , 但物体在某一状态下的内能的大小是无法计算的 ,
Mr【 解题探究 】 (1)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 _________________。 (2)行星绕太阳做 _____运动,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 _____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向心 圆周 【 正确解答 】 选 B、 D。 F′ 和 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正确答案为 B、 D。 【 过关训练 】 1.(多选
=,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cos37176。 =,sin37176。 =) 【 解题探究 】 (1)作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提示 : (2)分析物体所受力中 ,各力做功的正负情况。 提示 :四个力中 ,重力、支持力不做功 ,F1做正功 ,F2做负功。 【 规范解答 】 解法一 :拉力 F1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1=F1lcos37176。 =10 2 =16J 摩擦力 F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电阻 R 负 决定; 电流表 的示数即 I 1 由变压器 的匝数比 n 2n1和输出电流 I 2 决定; P 入 随 P 出 而变化,由 P 出 决定 . 因输入电压丌变,所以电压表 的示数丌变 . 据公式 U 2 =n 2 U 1n 1,可知 U 2 也丌变,即电压表 的示数丌变 . 又据I 2 =U 2R 负知, S 闭合后 R 负 减小,故 I 2 增大,电流表 的示数增大; 输入电流 I
发动机故障而发射失 败,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 所 示,根据图像求: ( 已知 10 = 3 . 1 6 , g 取 1 0 m /s2) (1 ) 火箭上升过程 中离地面的最大 高度; (2 ) 火箭从发射到落地总共经历的时间 . ( 2 )火箭上升 2 5 s 后从 4 5 0 m处自由下落,由 h =12gt 22 , 得: t 2 = 2 hg= 90010= 9 . 4 8 s .
向心力,火车转弯平面是水平面。 火车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tanα=m ① 由于 α 很小,可以近似认为 tanα=sinα= ② 解①②式得 v=30m/s 答案: 30m/s 2vrhl【 补偿训练 】 在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赛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常常在弯道上冲出跑道,其原因是 ( ) ,运动员未能及时转动方向盘造成的 ,没有及时加速造成的 ,没有及时减速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