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综合试题(三)及答案内容摘要:

刑法学综合试题(三)及答案 刑法学综合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偷割电缆价值 500 多元,中断通讯持续 12 小时。 孙某的行为属于( )。 998 年 7、8 月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抗洪救灾款 2 万余元,借给其堂兄经营服装。 杨某的行为属于( )。 、朱(均已成年)三人合谋,在距村庄较远的集体鱼塘里 ,投入自制的土炸弹三枚,将鱼炸死、震昏,捕获鲜鱼 1500 公斤,卖得现金 2000 余元,三人均分。 此案三人的行为属于( )。 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烧毁,损失 40 余万元。 陈某的行为属于( )。 定为( )。 )。 罪未得逞是指( )。 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构成妨害公务罪,必须是在( )。 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构成( )。 有一伙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当地,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 张某参加该组织并按该组织授意杀害了丁某全家。 张某的行为构成( )。 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括起来有( )。 新原则 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 )。 事责任年龄可以分为( )。 )。 )。 犯、 )。 )。 罪分子有下列哪种表现可以减刑( )。 )。 )。 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 、共同组成刑法的最基本的内容。 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 罪。 论处。 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称为" "。 应当报请 核准。 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窃婴幼儿的,构成 罪。 取财物的,构成 罪。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接故意3结合犯 4管制5聚众斗殴罪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2一般累犯的概念与构成条件是什么。 3间谍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六、论述题(15 分)试述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和处罚原则。 七、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刘某与某公司采购员张某在宾馆住在同一房间。 刘看到张的文件包中有支票,当张离开房间去用餐时,即趁机从张某的文件包中窃取盖好印鉴的空白支票二张。 窃后刘发现是一张填好日期,且已过期的空白转帐支票,遂将日期往后改了一下,便到一家商店购买了 24 寸日立彩电 8 台,电冰箱、洗衣机各 4 台等物品,总价值人民币 14 万元。 问题:对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罚 ?理变态,经常打骂其妻姚某,并怀疑其妻有作风问题,其妻向法院提出与谭某离婚。 为此谭某怒不可遏,先写下几页"遗书", 陈述了其妻姚某的种种不轨行为,表明了自己的心态,写道"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忍耐是有限度的"等等。 然后,将"遗书"交于其兄保管, 自己到姚某娘家破门而入,打伤姚母 ,又打姚某,后将姚某从高楼上抛下摔死。 当他把其妻姚某抛下楼后,两腿就软了。 案发后,谭某声称无意将姚某抛下楼摔死。 其兄则拿出谭某的"遗书 ",向记者说明女方姚某也有过错 ,被摔死,属于罪有应得,谭某是为了维护自己做丈夫的尊严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 问题:(1)谭某的行为如何认定,为什么?(2)谭某之兄开脱谭某的行为如何认定,为什么?(3)谭某与其兄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刑法学综合试题(三)答案参考要点一、 指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即刑法生效以后适用于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的效力。 刑法适用于生效以前行为的有溯及力;刑法不适用于生效以前行为的无溯及力。 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指两个以上独立罪名的不同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结合而成一种新罪的犯罪形态。 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5聚众斗殴罪,是指基于不正当的目的,纠集众人结伙斗殴,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五、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事件。 (1 分)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1 分)二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没预见。 (1 分) 不可能预见也不应当预见的 ,是意外事件;(1 分)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能够预见,也应当预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1 分)5 条规定,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 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2 分) 构成一般累犯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前后两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如果前后两罪都是过失犯罪,或者其中一罪是过失犯罪,均不构成累犯。 (1 分)第二,前后两罪都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 如果前后两罪中有一罪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也不构成累犯。 (1 分)第三,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5 年内。 如果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期间,或者发生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则不构成累犯。 如果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 5 年以后,也不构成累犯。 (1 分)要具备如下条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 (1 分)(2)本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实施了间谍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 间谍行为包括两项:第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第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3)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具有危害国家安全的故意。 动机如何 ,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1 分)(4)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都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1 分)六、论述题答案要点: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即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决意的犯罪分子。 (2 分)构成教唆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教唆他人的犯罪行为,即引起他人实行犯罪决意的行为。 (2 分)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唆的内容必须是唆使他人犯罪,而且是具体的、明确的;(1 分)二是只要被教唆的人产生犯罪的决心,便可成立教唆行为:(1 分)三是教唆行为必须是引起和决定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1 分) 这种因果关系包括引起被教唆人产生犯罪的意图和加强被教唆人已有的但不坚定的犯罪意图;(1 分)四是教唆行为必须采用积极作为的形式,具体方法没有限制。 (1 分)(2)必须有主观上的教唆故意,即故意教唆他人实行犯罪。 (2 分)处罚原则:对教唆犯的处罚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 ,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1 分) 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根据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 ,根据从犯的处罚原则,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 分)二是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