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3金属键金属晶体2内容摘要:
在金属晶体中,存在许多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因而形成电流 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运动时与金属离子 碰撞并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导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由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的,各原子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仍保持金属键的作用,因而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只发生形变而不断裂 金属 Na Mg Al Cr 熔点 /℃ 650 660 1900 部分金属的熔点 ( 4)金属的熔点 为什么金属晶体熔点差距如此巨大。 结论: 金属晶体内部微粒之间的作用存在差异,即金属的熔点高低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 影响金属键的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 根据下表的数据,请你总结影响金属键的因素 金属 Na Mg Al Cr 原子外围电子排布 3s1 3s2 3s23p1 3d54s1 原子半径 /pm 186 160 原子化热 /kJmol1 熔点 /℃ 650 660 1900 部分金属的原子半径、原子化热和熔点 金属的熔点、硬度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的强弱又可以用原子化热来衡量。 原子化热是指 1mol金属固体完全气化成相互远离的气态原子时吸。苏教版化学选修3金属键金属晶体2
相关推荐
) A、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B、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C、晶体中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D、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 BD 练习 二 离子晶体 定义 : 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晶体 离子晶体的 物理性质 : 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硬而脆; 在熔融状态或形成水溶液能导电 构成微粒: 阴、阳离子 微粒间的作用: 离子键 离子键强弱衡量标准: ——
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产量和质量都有有了很大提高。 水泥产量自 1979年到 1999年增长了 , 20年间我国水泥产量平均增长达 %,水泥产量自 1995年以来一直居全世界首位。 其中 1999年我国水泥产量占世界的 37. 16%。 我国水泥总产量虽高,但由于人口多,所以人均产量很低。 如在 90年代中期,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美国、日本
H=CH2 Br Br 80℃ 1, 4二溴 2丁烯 CH2CH=CHCH2 Br Br CH2=CHCH=CH2+Br2 80℃ 二烯烃加成反应 1,2 加成和 1,4 加成 低温 高温 ( 4) 1,3丁二烯的加成反应 (与 Br21: 1加成 ) 丙烯的加成 CH2= CH- CH3+ HBr CH2- CH- CH3 | | H Br CH2- CH- CH3 | | Br H 马氏规则
b c d四个点的意义。 • 已知离子积 IP是任意情况下离子浓度幂的乘积,Ksp是表示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因此 Ksp是 IP的一个特例。 • ( 1)当 IP=Ksp时,表示溶液是 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沉淀与溶解达到 ,沉淀的质量。 • ( 2)当 IPKsp时,表示溶液是 溶液,若向此溶液中再加入该沉淀,则沉淀的质量。 • ( 3)当 IPKsp时,表示溶液是 溶液
,其反应过程中 n(H+ )= n(OH- ),所以可得 V(碱 )10a- 14= V(酸 )10- b,然后利用题给代数式代入讨论可得出答案。 【答案】 D 10.以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对某新制 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待测液 消耗标准盐酸 ( molL- 1) 的 体积 ① 20 mL NaOH 溶液 V1 mL ② 20 mL NaOH 溶液+ 10 mL H2O
由物料守恒得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后 2c(Na+ )= c(CH3COO- )+c(CH3COOH), 二者联立 , 即得 C项正确;NaHA溶液 pH= 4说明 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或 HA- 只电离 , 则其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HA- )c(H+ )c(A2- )c(H2A)或 c(HA- )c(H+ )c(A2- ), 故 D不正确。 • 【 答案 】 AC •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