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2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内容摘要:
失,防止污染环境。 3.遵循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化肥与综合农业技术相配合为指导原则,确定施肥的品种、数量、比例及科学的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化肥配合使用,化肥和有机肥配合使用,在化肥中添加微量元素,平衡施肥等。 4.推广微生物肥料。 如磷细菌能分解含磷的有机物,使磷变为可溶性磷,为植物提供磷肥。 课堂互动讲练 氮肥 详见课前自主学案:。 某化肥厂以氨和空气 (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0%)为原料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 例 1 其中反应 ① 为 4 NH 3 + 5O 2 ==== =催化剂 △ 4 NO + 6H 2 O (1)步骤 ② 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 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一个化学方程式 , 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 , 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 , 则原料气中氨 (包括第 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 )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 ________。 (3)假设实际生产中 , 反应 ① 、 ② 中含氮物质的利用率分别为 a、 b, 反应 ③ 中氨的利用率为 c、 硝酸的利用率为 100%, 则合成硝酸铵的整个流程中 ,氨的总利用率是多少。 【解析】 ( 1) 反应 ② 中反应: 2N O + O2== =2 N O2 3N O2+ H2O == =2H N O3+ NO 合并为 4N O + 3O2+ 2H2O == =4H N O3。 ( 2) 由 4 N H3+ 5O2==== =Pt△4N O + 6H2O 及 4N O + 3O2+ 2H2O == =4H N O3 再一次合并为 NH3+ 2O2== =H N O3+ H2O , 且 NH3+ H N O3== =N H4NO3。 V ( N H3)% =22 +21/ 5 100 % = 1 %。 (3) 法一:假设消耗 NH3的总物质的量为 1 m ol ,其中用于制取 H N O3的 NH3的物质的量为 x m ol ,被 H N O3吸收的 NH3的物质的量为 y m ol ,则有: x + y = 1 、 a bx = cy。 解得: x =cab + c, y =abab + c。 氨的总利用率= ( xab + yc ) / 1 100 % =2 abcab + c 100 % ; 法二:假设第 ① 步参加反应的氨气的物质。苏教版化学选修2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
相关推荐
氯化铝。 其制备原料为分布广、价格廉的高岭土,化学组成为:Al2O3(25%~ 34%)、 SiO2(40%~ 50%)、Fe2O3(%~ %)以及少量杂质和水分。 已知氧化铝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化学性质也有差异,且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高岭土中的氧化铝难溶于酸。 制备碱式氯化铝的实验流程如下: 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
利昂CCl2F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而,这种制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 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① 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 解析 】
Cu2+ + 2e- ===Cu,而乙电解池中C 极发生 2Cl- - 2e- ===Cl2↑ ,而 D 极发生 2H+ + 2e- ===H2↑ ,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产生大量 OH- ,使酚酞变红色。 【答案】 C 9.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 mol 电子时停止通电,若此溶液体积为 2 L,则所得电解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 ) A. 1 molL- 1 B. molL- 1
质的性质 蛋白质变性之用 ——————— ,可喝大量的 ———————— ——————消毒伤口 ,原理是 —————— 蛋白质 • 蛋白质的性质 浓硝酸使皮肤变黄色 . 鸡蛋白遇浓硝酸并微热,颜色变黄。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分子跟浓 HNO3作 用时呈黄色,可用此法检验蛋白质。 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焦羽毛气味 常用此法区别蛋白质与棉织物。 蛋白质 • 蛋白质来源 动物性蛋白质:鸡、鹅、鸭、羊等
、生活废水及垃圾等方面考虑。 课时作业 1 .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B .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的物质,丰富物质世界 C .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 D .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______ 小结 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 【 探究活动 3】 氟、氯、溴、碘非金属性比较 F2 Cl2 Br2 I2 与氢气化合条件 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小结 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 同一周期 , _________相同,从左至右,最外层电 子数逐渐 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 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 ______,失电子 能力逐渐 ______,因此, 元素金属性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