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内容摘要:
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 正反应放热,逆反应必吸热。 当 E反 > E生 △ H < 0 为放热反应 当 E反 < E生 △ H > 0 为吸热反应 一、热化学方程式 : 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 2)表示方法:反应热符号 :△ H, 单位 : kJmol1 当 △ H 0时,为放热反应,用“ ”表示。 Q 0 △ H 0时,为吸热反应,用“ +”表示。 Q 0 H2(g) + Cl2(g)==2HCl(g) △ H = 热化学方程式 : 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以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你发现了什么。 2H2(g) + O2(g)==2H2O(g) △ H= kJ/mol 2H2(g) + O2(g)== 2H2O(l) △ H= kJ/mol 结论: 同种物质聚集状态不同,能量不同 2H2(g) + O2(g)== 2H2O(l) △ H= kJ/mol H2(g) +1/2O2(g)== H2O(l) △ H= kJ/mol 结论: △ H 的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物质的量 ,可用分数 H2(g)+1/2O2(g)=H2O(l)。 △ H= kJmol1 表示的意义为 :1mol氢气与 1/2mol氧气反应生成 1mol液态水时并放出。 N2(g)+3H2(g) 2NH3(g); △ H= kJmol1 表示的意义为: 1mol氮气与 3mol氢气反应完后生成 2mol氨气并 放出。 例 1 例 2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 (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 g、 l、 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 2)用 △ H标明恒压。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相关推荐
规则的排列。 人们把这种结构特征称为 “ 短程有序、远程无序 ” ,就是说从小范围看它有一定的晶型排列,从整体上看却无晶型的排列规律。 玻璃态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可以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变成液态。 在软化状态时,玻璃可吹制或轧成一定形状的制品。 对普通玻璃进行处理可以改善玻璃的性能。 钢化玻璃机械强度大,抗震,不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不会形成有棱角的碎片;刻花玻璃上雕刻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
、 , 如。 思考:①区别两种着色的原理,两类色素的优缺点 ②食品中的着色剂往往是几种 不同色素的混合物,可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离。 【阅读 P60~62】思考: ① 着色剂与发色剂使食品呈现颜色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② 请说明在肉类腌制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的发色原理。 ③亚硝酸盐的毒性有哪些。 发色剂: 肉类腌制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发色原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 示 、。 (二)调味剂
化分解 CO2 水 能量 • 糖类的代谢过程 糖类 • 葡萄糖的结构 CH2— CH— CH— CH— CH— CHO 葡萄糖是一个多羟基醛 OH OH OH OH OH 分子式: C6H12O6 结构简式: 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葡萄糖的还原性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 C12H22O11 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溶于水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结构 分子中无醛基 分子中含醛基
)李牧接连 打退 秦国进攻。 等到 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没能坚持到底。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 快要消灭干净 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 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因而亡国,确实 是不得已的事。 假使 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 不去 (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
236。 尽裂 按剑而跽 j236。 参乘 sh232。 ng 彘 zh236。 肩 啖 d224。 n 人方为刀俎 zǔ,我为鱼肉 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 沛公王关中( w224。 ng) 道芷欲间行( ji224。 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 令将军与臣有(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得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按昆虫一般的生长过程“卵 —— 幼虫 —— 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而是从中间的一环“幼虫”入手,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 这样安排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思考: 作者不按蝉的生长过程先写蝉的卵,而是首先写蝉的地穴,从蝉的幼虫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其一: 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 生动、丰富、有趣 得多,以此开头,容易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