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二语文敏而好学内容摘要:

译 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 评析 】 “ 绝四 ” 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疏通文意 【 思考 】 请你谈你对孔子 “ 四绝 ” 看法 原 文 子曰: “ 语( 1) 之而不惰者, 其( 2) 回 ( 3)也与。 ” 疏通文意 词 语 ( 1)语之,对他说话。 ( 2)其, 语气副词,大概 ( 3)回, 颜回 译 文 孔子说: “ 听我对他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 原 文 子贡问: “ 师与商 (1)也孰贤。 ”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 曰:“ 然则师 愈 (2)与。 ” 子曰:“ 过犹不及。 ” 疏通文意 词 语 (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译 文 子贡问孔子: “ 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 ” 孔子回答说: “ 子张过份,子夏不足。 ”子贡说: “ 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 ”孔子说: “ 过分和不足是一样 不好。 ” 【 思考 】 怎理解孔子说的 “ 过犹不及 ”。 疏通文意 【 评析 】 “ 过犹不及 ” 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 中庸 》 说,过犹不及为中。 “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 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 这是对孔子 “ 过犹不及 ”的具体解释。 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 原 文 子曰: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疏通文意 译 文 孔子说: “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 原 文 子曰: “ 莫我知也夫。 ” 子贡曰: “ 何为其莫知子也。 ”子曰: “ 不怨天,不 尤 (1)人。 下学而上达 (2),知我者其天乎。 ” 词 语 (1)尤:责怪、怨恨。 (2)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