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44牛顿第二定律04内容摘要:
( 6)巩固练习: a. 据2121 FFaa 得到:要使物体在短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很大,即加速度很大,就必须给物体提供。 b. 竞赛用的小 汽 车,要求起动后几秒 钟内速度由零达到 60m/s以上,他们为什么要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 1)实验装置同上; ( 2)说明与前次实验 的不同。 前一次实验中,我们是保持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小车所 受 力的大小,来研究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的。 本次实验是使两 辆 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 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的,以增大质量,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的。 ( 3)实验现象: 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那 辆 小车的位移大。 ( 4)分析推 理,得到结论: 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a1/a2=m2/m1或 a∝ m1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来源 :学。 科。 网 Z。 X。 X。 K] ( 1)综合上 述实验中得到的 两 个关系,得到下述结论: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 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 2)公式表示: a∝ mF 或者 F∝ ma 即: F=kma a:如果每个物理量都 采用 国际单位, k= 1;。粤教版必修一44牛顿第二定律04
相关推荐
同时,研究电热 Q与电阻 R的关系.当电阻 R、时间 t相同时,研究电 热 Q与通电时间 t的关系. [来源 :学科网 ZXXK] ③ 通过演示实验找出 Q与 I、 R和 t的关系.这个演示实 验 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 实物投影仪将温度计液柱的升降情况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温度计液柱的变化.由实验得出结论:当 I与 t一定时, R越大,Q越大
果是用来产生重力加速度。 例 1:下面所示的情况中,对物体 m来说,哪几种发生超重现象。 哪几种发生失重现象。 m v a m v a m v a m a v 甲 乙 丙 丁 NG 失重 NG 超重 NG 失重 NG 超重 G N G N G N G N 向上减速运动 向上加速运动 向下加速运动 向下减速运动 小结 : 超重、失重、视重和重力的区别 超重和失重是一种物理现象。
度 g竖直下降,即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此时物体对升降机的压力 N=Gma=Gmg=0,就是完全失重状态。 m 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例如: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就处于一种完全失重状态。 考虑到一般情况下会有空气阻力,并不是严格意义的自由下落,通常也把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 微重力状态。 实验与探究: (课件 ) 总 结:
f 动摩擦因素 正压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 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 相对运动方向 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注意:与 “物体的运动方向” 不同。 例子 • 滑动摩擦力反向的判断: A B F A F A A F F f f f 动力 感受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 •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静止,但存在
位移公式: 20 21 attvx 速度公式: v= v0+at 例 2: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5m/s,加速度大小为 3m/s2,求: ( 1)汽车 3s末速度的大小。 ( 2)汽车的速度减为零所经历的时间。 ( 3)汽车 2s内的位移。 ( 4)汽车第 2s内的位移。 ( 5)汽车 8s的位移。 寻找更多的方法。 注意做题的 格式 、用字母 符号 来表示物理量 例 3
5 s 针对练习 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 2 s 内走了6 m ,在第 5 s 内的位移为 0 ,则其初速度为多大。 加速度为多大。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有 ( v0 2 +12a 22) - ( v0 1 +12a 12) = 6 ( v0 5 +12a 52) - ( v0 4 +12a 42) = 0 由以上两式 , 解得物体的初速度 v0= 9 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