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04内容摘要:

5 s 针对练习 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 2 s 内走了6 m ,在第 5 s 内的位移为 0 ,则其初速度为多大。 加速度为多大。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有 ( v0 2 +12a 22) - ( v0 1 +12a 12) = 6 ( v0 5 +12a 52) - ( v0 4 +12a 42) = 0 由以上两式 , 解得物体的初速度 v0= 9 m /s , 加速度 a=- 2 m/ s2(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 . 答案 9 m/s 2 m/s2 四、用 v - t图象分析问题 典例 4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 - t 图象如 图 4 所示,通过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 1) 物体在 OA 、 AB 、 BC 阶段各做什么 运动,加速度为多大。 ( 2) 物体在 2 s 末和 7 s 末的即时速度为多大。 ( 3) 物体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全过程的位移为多少。 第 7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图 4 思路点拨 ( 1) 速度图象中直线的斜率即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 2) 速度图象和 t 轴所围成的面积的数值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图象和 t 轴所围成的面积的绝对值的和等于物体的路程. 解析 加速度可通过计算直线的斜率求得;速度可直接 从图中读出;位移可通过计算 “ 面积 ” 而求得 . (1) OA 段, a1= k1=4 - 04 - 0 m /s2= 1 m / s2,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AB 段, a2= k2=0 - 46 - 4 m /s2=- 2 m / 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 . BC 段, a3= a2=- 2 m /s2,沿反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2) 从图中直线读出 2 s 末速度为 2 m /s ,设其方向为正方向, 7 s 末速度为- 2 m / s ,则说明沿反方向运动. (3) 运动至 6 s 末位移最大,位移的大小等于三角形 OAB 的面积 s =12 6 4 m = 12 m 全过程位移的大小等于三角形 OAB 面积减去三角形BCD 面积, s =12 6 4 m + ( -12 1 2) m = 1 1 m 第 7 s 内位移的大小等于三角形 BCD 的面积 s =-12 1 2 m =- 1 m( 向反方向运动了 1 m ) . 答案 见解析 针对练习 3 如图 5 所示为某物体的 v - t图象,说明该 物体的运动情况. 图 5 解析 在前 4 s 内,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每秒速度增加 1 m /s. 在 4 s 末物体速度达到最大,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6 s 末物体的速度减小为零,此时物体的位移最大.在 4 s ~ 6 s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每秒减少 4 m / s. 在 6 s 末物体又往回运动,即反向加速 1 s 的时间,速度大小是 4 m /s ,但跟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反, 自第 7 s 开始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