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4内容摘要:
渗透系统装置 高渗液中的红细胞 低渗液中的红细胞 等渗液中的红细胞 看一看:不同浓度下的红细胞会怎样。 思考:如果把根尖生长点的细胞放在上述三中溶液中会怎样。 思考:什么细胞放在什么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 思考:高、等、低渗液的含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 核膜: 染色体 和 染色质 区别 核孔: 核液: 核仁: 染色体: 双层生物膜 大分子物质的进出通道 与核糖体合成有关 各种酶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概况 膜结构 形态 其 它 主要功能 叶绿体 线粒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 溶酶体 双层膜 双层膜 无膜结构 无膜结构 单层膜 单层膜 单层膜 单层膜 泡状结构 椭球形 网状结构 小椭球形 扁平囊状结构 小 囊泡 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 光合作用的场所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蛋白质运输通道, 糖类和脂类合成。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参与细胞分泌 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水和养料的仓库维持细胞形态 水解酶的仓库 基粒、基质、酶、色素、 DNA、 RNA 嵴、基质、酶、DNA、 RNA 色素、糖类无机盐等 分布:基质 植物:细胞壁 低等植物也有 粗面型: 光面型: 粒状、棒状 • 33.( 11分)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 请据图回答。 ( 1)图中标号 2参与 ____________的形成。 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 2)图中标号 1所含物质,以其酸碱性而言属 ____性,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 ______溶液。 ( 3)实验室有浓度为 10%的 5种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 蛋白质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___________(用编号回答)。 ( 4)该细胞中能产生 ATP的部位有 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 5)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 __(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 __________,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07高考 练习: 06上海市高考题: 2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 (细胞质基质 )和沉淀物 (含线粒体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和 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 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 CO2产生 B 练习: 06上海市高考题: 33. (11分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 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 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 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图中结构 [ ] 起重要作用。 ([ ]中填标号 ) (2)图中标号 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 (4)对标号 4和标号 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4
相关推荐
脱氧核糖核苷酸 RNA+水 核糖核苷酸 脂肪 +水 脂肪酸 +甘油 水解酶 水解酶 水解酶 水解酶 水解酶 水解反应 特定的水解酶 氧化分解反应 C6H12O6 2CH3COCOOH +4H +能量 (葡萄糖) (丙酮酸) 特点 酶 的参与 释放能量 不消耗 H2O分子 二 . 分解反应 酶 酶三、生物催化剂 —— 定义 :是由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 催化能力的 生物大分子。 成分:蛋白质(少数是
A、糖原 B、氨基酸 C、血糖 D、脂肪 C 脂肪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可分解成 ——— A、氨基酸和脂肪酸 B、甘油和脂肪酸 C、葡萄糖和脂肪酸 D、甘油和氨基酸 B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糖被利用的主要途径是 ———— A、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合成糖原 C、转变为脂肪 D、以尿素形式排出 A 早餐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时吃些馒头等食品利用价值高些,为什么。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2)噬菌体的吸附器官 吸附过程为噬菌体的吸附器官于敏感细菌细胞表面的敏感接受点相互特异性的互补不可逆接合 一种细菌细胞表面可被多种和多个噬菌体吸附感染。 据测定,一个细菌细胞表面可被 250~ 360个噬菌体吸附达到饱和量 吸附受环境因子温度、 pH、阳离子浓度等影响 噬菌体的吸附与侵染图 侵染即注入核酸 噬菌体以其尾部固着于敏感细菌细胞表面后,将尾丝展开固着于细胞
一阶段被分解为丙酮酸和还原性的 [H],因而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细胞膜蛋白最先形成于核糖体,然后再经由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膜; mRNA形成后通过核孔由细胞核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与核糖体结合到一起,与高尔基体没关系。 答案: D (2020年上海高考改造 )图 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 2~ 4是图 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 ]内填图中标号,
视网膜(倒像) 视神经 视中枢 3. 声波感受器 —— 耳 (1) 结构: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 ( 3块) 耳蜗、前庭器(半规管、前庭) 声音感受器 平衡感受器 (2) 听觉的形成: 声波 耳廓 鼓膜 外耳道 听小骨 耳蜗
C 甲状腺激素 D 肾上腺素 人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分泌大量增加的激素是( ) A 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肾上腺素 C D 4.内分泌腺构成内分泌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激素只分泌到消化道 B.激素的成分为蛋白质 C.激素发挥作用一般比神经冲动慢 D.激素直接参与体内代谢活动 C 5.在 “ 饥寒交迫 ” 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