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4细胞识别和免疫18内容摘要:
乙没有象甲那样患感冒。 二次免疫反应 抗体 抗原 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Y型结构 Y的两臂末端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有差异 相似性 特异性 抗体 思考: 我们经常患流感,却无法获得终生免疫,这是为什么。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粘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 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防线 组成: 功能: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B淋巴细胞免疫的机理 1 2 3 4 5 7 6 ____免疫反应 ____免疫反应 思考: 我们经常患流感,却无法获得终生免疫,这是为什么。 深圳:妈妈切肝救爱女 (20200926 09:13:32) 【 新华社深圳电 】 经过 16个小时的手术,患病 17个月的女婴日前终于成功接受了活体肝移植手术,为其捐出左外叶部分肝脏的是救女心切的年轻母亲姜英。 主刀医生介绍说手术关、感染关都已平衡度过,因为是亲属供肝, 排异会更少一点。 姜英捐肝救女的举动引起深圳各界关注,许多人请求设立一个爱心捐助账户,以帮助这对母女渡过难关。 免疫细胞识别 为 “ 异己物质 ” 移植他人的正常器官 发生排斥反应 移植的器官死亡,手术失败 怎样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使用免疫抑制剂 近亲移植 为什么会出现排异现象呢。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粘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 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防线 组成: 功能: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B淋巴细胞免疫的机理 1 2 3 4 5 7。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4细胞识别和免疫18
相关推荐
B细胞 ② 少数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与 B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合,从而 直接刺激 B细胞 使之活化长大并迅速分裂。 ① 多数抗原要 先经过吞噬细胞 无特异性的吞噬后,一些抗原分子穿过吞噬细胞的细胞膜而露到细胞表面,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 呈递给 T细胞 ,再由 T细胞 呈递给 B细胞。 这种呈递多数通过细胞表面的直接接触来完成。 记忆细胞 ( 2)反应阶段: 指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C 甲状腺激素 D 肾上腺素 人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分泌大量增加的激素是( ) A 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肾上腺素 C D 4.内分泌腺构成内分泌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激素只分泌到消化道 B.激素的成分为蛋白质 C.激素发挥作用一般比神经冲动慢 D.激素直接参与体内代谢活动 C 5.在 “ 饥寒交迫 ” 的情况下
视网膜(倒像) 视神经 视中枢 3. 声波感受器 —— 耳 (1) 结构: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 ( 3块) 耳蜗、前庭器(半规管、前庭) 声音感受器 平衡感受器 (2) 听觉的形成: 声波 耳廓 鼓膜 外耳道 听小骨 耳蜗
3 B.性激素, 2 C.呼吸酶, 1 D.胰岛素, 0 返回目录 第 6讲 细胞器与细胞核 图 264 [答案 ]D [解析 ] 题中血红蛋白和呼吸酶是蛋白质,但不是分泌蛋白,性激素是脂质。 胰岛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便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通过囊泡将加工后的蛋白质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到细胞外,共穿过 0层膜。 [点评 ]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①哪些物质属于分泌蛋白
新陈代谢场所。 细胞质 细胞器 膜 结构的细胞器 双膜结构 叶绿体 : 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 :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单膜结构 内质网 :扩大细胞内膜面积; 脂类合成 、 (粗面内质网) 蛋白质(酶)运输 通道 高尔基体 :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转运; 形成植物细胞壁 液泡 :内含细胞液,与渗透有关 非膜 结构的细胞器 中心体 :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 高等植物无 ) 核糖体 :
: A、必需氨基酸 B、非必需氨基酸 多肽的形成:脱水缩合反应 如:二肽形成 ( 1)肽键; ( 2)区分几个概念: A、肽键; B、肽链: C、多肽: (3)相关的计算: A、肽键数 =失水数 = nm ( n;氨基酸个数; m:多肽链条数 ) B、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 1 ( 1条多肽链) m ( m条多肽链) C、计算蛋白质的分子量: 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a,数目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