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一下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3内容摘要:

在 FeS2→SO 2的转化过程中,每转移 1mol电子时产生 SO2的体积是(折算为标准状况) [ ] A. B. C. D. B 1. 燃烧 1吨含二硫化亚铁 90%的黄铁矿,在理论上能生产多吨 98%的硫酸(设有 %的硫留在炉渣里)。 FeS2 → 2SO 2 → 2SO 3 → 2H 2SO4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英国就从海上封锁德国从智利进口硝石。 于是人们预言,德国得不到智利硝石,农田将缺乏肥料,炸药工厂也将停产,那么德国最迟在 1915年或 1916年便要自动投降,可使 1916年过去了,德国还在顽强的战斗,农田照样一派浓绿,前线的炮火反而更加猛烈。 原来 ……德国以哈伯为首的一批化学家克服了当时的世界化学难题 —— 以廉价的空气、水和煤炭合成了重要的化工原料 : 氨 ( NH3) 智利硝石(NaNO3) 哈伯与合成氨 合成氨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经历了约 150年的时间。 德国科学家哈伯 在 10年的时间内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单是寻找高效稳定的催化剂, 2年间他们就进行了多达6500次试验,测试了 2500种不同的配方,最后选定了一种合适的催化剂, 使合成氨的设想在 1913年成为工业现实。 鉴于合成氨工业的实现,瑞典皇家科学院于 1918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