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内容摘要:

3】 ( 2020广东单科, 1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属于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 A.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B. ‚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 C. ‚ 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 D. ‚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答案: B 【 例 4】 ( 2020浙江文综高考, 20)电影 《 高考 1977》 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 ‚ 四人邦 ‛ 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 ‚ 改革开放送春风 ‛ 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帖有 ‚ 实施‘ 科技兴国 ’ 战略 ‛ 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 ‚ 评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答案: A 【 例 5】 20世纪 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沦 B.实施 ‚ 科教兴国 ‛ 的战略 C.提出 ‚ 三个面向 ‛ 的教育方针 D.提出 ‚ 百花齐放、白 ‘ 家争鸣 ‛ 的方针 答案: B 一、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 ( 1)中国在 汉唐 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封建大帝国,与其对教育的重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 2)中国近代,由于遭受列强的入侵,造成了教育的落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 3) ‚ 文 化大 革 命 ‛ 时期,教育秩序被破坏,造成中国人才的断层。 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两方发达国家。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 二战后的 德国 和 日本 作为战败国,需要重视的工作很多,但两国政府首先投入大量的财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两国的崛起振兴奠定了基础。 20世纪 60年代,两同的经济就已跃居世界前列。 疑难突破 从现实形势来看 ( 1)在当今世界上, 综合国力的竞争 ,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其中, 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 ( 2)在国内: ①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 ②劳动力素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成为制约我围经济发展和困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 特别提示: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人才,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巩固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深远意义。 历史证明,偏离这个方向对整个民族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考点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 课标要求 】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① 1958年,中国第一座 原子能 发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进入原子能时代 ② 1964年,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 ③ 1967年,中国第一颗 氢弹 爆炸成功 ④ 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一号 ‛ 科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