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1内容摘要:
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达到 2020— 3000毫米,东北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 5000— 6000毫米。 每年 7— 9月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年降水量的 80%。 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势力强大时,降水强度增大、历时时间增长,出现洪涝灾害。 • 水文: 该国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河流有 230多条,河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l0%。 最大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当降水过于集中时,泄洪不畅,河道泛滥,水深可达 1— 4米,易加重孟加拉国的水灾。 • 海潮: 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暴发风暴潮最频繁的地区。 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灾灾情。 • 为什么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特点。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 读 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图,分析说明: ( 1)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呈现什么趋势。 ( 2)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 ( 1)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 ( 2)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 课本第 6页材料,明确“百年一遇”灾害的含义,并思考以下问题: 1.某一地震带发生里氏 6级以上地震的间隔时间为 50年,是否意味着每隔 50年就必定发生一次同样震级的灾害 ?为什么 ? 2.查找资料,说一说 1954年我国长江流域洪水是多少年一遇。 答案:。 一是灾害具有不重复性,二是“ 50年一遇 ” 只是指一年内发生灾害的概率是 2。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1
相关推荐
再进行反应。 原因是什么。 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反应速率加快 开 心 辞 典 这里有四个问题,请你回答: 4 • 1.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如图 211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 ( A) ①④ ( B)③④ • ( C)①②③ ( D)②③ C 综合练习:
地球 0 1a 23:56′ 火星 0 24:37′ 木星 317.94 1316.000 9:50′ 土星 8 745.000 10:14′ 天王星 0 约 16h 海王星 0 约 18h 九大行星比较 船底座 (Eta Carinae)星云。 船帆座 (Vela)中的环状 (Ring)星云 蝴蝶 (Butterfly)星云。 Unit Telescope 1拍摄 猎户座
怎样理解 “ 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泽和 “ 打击 ” ,这 “ 打击 ”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 这句话。 明确:在青春期能读到一部两部经典是十分幸运的事,它让人体会到文学真正的魅力,所谓的 “ 打击 ” 其实是文学带来的陌生感,它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想象的世界。 什么是记叙文中的议论。 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记叙文中的议论。 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株连续自交,从理论上推算,子 3代中 Aa出现的概率。 并尝试建构关于子 n代中 Aa出现概率的数学模型。 探究酵母菌 种群数量 的动态变化 自然条件下数学模型的建构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被用以对人体内红、白血球进行显微计数之用,也常用于计算一些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工具。 返回 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的注意事项 压在中格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的细胞数
变 U23592 n10+ → Ba14 156 Kr9236+ + n310裂变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上述裂变中,裂变后的总质量小于裂变前的总质量,质量亏损: kg103 5 7 27m释放出的能量为 M e V2 0 1ΔΔ 2 mcE1kg铀全部裂变,它放出的能量超过 2020t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了裂变,释放出的中子又引起了其他铀核的裂变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衰变方程以及衰变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同时学生说出三种衰变物质 的性质。 点评: 开门见山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这能很快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做的事情,符合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 通过复习巩固前面的知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有帮助的,有利于学生对人工转变的理解。 (二)进行新课 1.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