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问题概述2内容摘要:

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 露天开矿 人 为 原 因 : 过度樵采、毁林开荒 露天开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 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扩大 林、草种植 面积。 植树造林 (种草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改善 天然草场 ,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 有计划 开矿 ——存放表土,进行土地复垦。 加强 小流域 的综合治理 • 工程措施 — 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 生物措施 — 植树种草 • 农业技术措施 — 科学施肥,选育良种 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 ——保持水土 保塬、护坡、固沟 措施 ——“三结合” 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 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所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黄土墚: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上呈条状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黄土高原上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 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仅次于黄土高原。 人多 地少 薪柴匮乏 毁林开 荒 人口密度大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砍林取 薪 降水变率大 地形起伏大 气候 地形 危害大 、 损失大 治理难度大 南方低山丘陵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是什么。 形成这一问题的最主要 原因 是什么。 最后的绿叶 土地荒漠化 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 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 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③大风吹扬 ⑵人为原因: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 营造防护林; 解决能源问题:如沼气池 发展节水农业; 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 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 特点: 污染范围 广 ,危害严 重 ,经济损失巨 大 ;事故带有 突 发性。 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 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但 1986年 4月 26日,核电站的第 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 100倍。 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 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 3个月内有 31人死亡,之后 15年内有 68万人死亡, ,方圆 30公里地区的。 1996年春天 .美、俄、乌三国派出了一个联合者察团共 9名科学来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废墟上,同行的还有 2名乌克兰国家安全部人员,研究 1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核原料泄漏事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从事故发生后,电站周围 1000多平方公里内无人敢入,这个禁区被当地人称之为“核地狱”。 9名科学家全副武装,头戴防核辐射头罩,身穿防核辐射衣,手上戴的和脚上穿的是防核辐射手套和靴子。 他乘坐 4辆气车进入核泄露地区,并立即开始工作。 当科学家们正在认真地按程序进行探测取样时,蓦地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从附近传来,只见一头像海狸鼠般大小的动物突然窜了出来。 “怪事,这里居然还会有动物”美国著名环保专家、考察团美方团长盖克喊道。 “快抓住它,这是活样本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方团长扎加洛夫接着说。 两名乌克兰科学家连忙扑了上去,经过一番折腾,那只动物被活捉了。 人们惊异地发现,它竟是一只变形的大老鼠 !体长 50多厘米,暗灰色的毛皮,牙齿像鲨鱼一样又长又锐利,爪子畸形却很锋利,露出的尖足足有 2厘米长。 它没有尾巴,眼睛像两颗红宝石,发出幽幽的红光。 它被科学家抓住并关进笼子后,一边叫,一边拼命用尖牙咬笼子的细铁丝。 但隔了一会,它就突然安静不动了。 傍晚时分,当科学家们正忙着点燃篝火准备晚餐时,笼里的巨鼠又开始拼命扯咬铁条围栏,并发出一阵阵像狼嚎一样的啸叫声。 “ 大家当心,前面还有怪鼠 !”乌克兰考察团团长莫林斯基喊道。 众人一起朝着他手指的片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乱石堆上,蹲着两只与笼内老鼠一样巨大的动物,眼睛里发出两道红光,似乎正盯视着科学家们。 半个多月后,俄、乌、美科学考察团由幸存的盖克带领再次进入该地区,这次动用了一个连的部队,携带轻重武器,捕杀消灭了所有能发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