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专题十四中庸之道内容摘要:
句子不是固定句式的一句是 ( ) A.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项是 “无 (毋 )乃 …… 乎 (与 )”式:表示委婉的商量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可译为 “恐怕 …… 吧 ”“只怕 …… 吧 ”。 B项是 “不亦 …… 乎 ”式:用于委婉的反问句,可译为 “不是 …… 吗 ”(语气较轻 )、 “岂不是 …… 吗 ”(语气稍 重 ), “岂 ”也可译为 “难道 ”。 C项是 “何 …… 为 ”(“何以 ……为 ”)式:是表反问的固定格式。 答案 D 点拨 A、 B、 C三句的语气很容易搞错,孤立地看,这些句子哪种语气都可翻译。 如 A句 “无乃不可乎”你把它翻译成反问句“难道不可以吗。 ”整句的意思也讲得通,当然,如果仔细推敲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你就会发现翻译成反问句正好把别人说的话理解反了。 他要表达的不是“可以”而是“不可以”。 所以要记住不同的固定句式表达的不同语气,这样在做翻译题时才不会出错。 【考点总结】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固定结构,这些结构有自身的语法特点,译成现代汉语也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它们能方便我们的阅读。 这些固定结构也被称做固定句式或习惯句式。 有以下 几组值得注意: 1 . 奈何、若何、如何,可以译作 “ 怎么办 ”“ 拿 „„ 怎么办 ”。 如: ① 取吾璧,不予我城, 奈何. .。 ② 如.太行、王屋何.。 2 . 何为、何以 „„ 为、何 „„ 为,可译作 “ 为什么 „„呢 ”。 如:天之亡我,我 何.渡 为.。 3 . 无乃 „„ 乎、得无 „„ 乎,可以译作 “ 恐怕 „„吧 ”“ 莫不是 „„ 吧 ”。 如: ① 无乃. .不可 乎.。 ② 览物之情,得无. .异 乎.。 4 . 不亦 „„ 乎,可以译作 “ 不也 „„ 吗 ”“ 岂不 „„ 吗 ”。 如: ① 吾射 不亦. .精 乎.。 ② 求剑若此 , 不亦. .惑 乎.。 【 注意 】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 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如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句中的 “…… 之谓也 ”是固定格式,译为 “说的是 ……”。 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 此句应译为:这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又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句中 “无乃 …… 乎。 ”是固定格式,表揣度语气,译为 “恐怕 …… 吧 ”。 如果不知道此格式,而把它译成反问语气:难道不可以吗。 那就把意思弄反了。 【 命题规律 】 (1)“者 ”常考,近两年高考中没出现, 2020年高考中出现 1次, 2020年出现 2次。 “乎 ”不常考, 20 20 2020年高考中没出现, 20 2020年和 2020年各出现 1次。 (2)“者 ”常考的用法是,附在动词性词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作助词。 “乎 ”常考的用法是,放在句中,作介词。 “者”和“”乎字的用法 A.①② B. ③⑤ C. ①④ D. ②⑤ 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②⑤ 均为助词,表判断。 ① 助词, “…… 的人 ”。 ③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④ 助词,提示下文为解释原因。 答案 D 【例题解析】 虚词 “ 者 ” 主要用作助词,试选出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 ) ① 适千里 者.,三月聚粮 ② 良人 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③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 ④ 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 ⑤ 楚左尹项伯 者.,项羽季父也 1. 点拨 “者 ”在句中,常为助词,在句末常为语气词。 作助词的情况较复杂,除例题所提到的表判断、表解释原因之外,常考的还有一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作定语后置标志的用法,可译成 “…… 的 ”。 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试解 :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 ________ 解释下列句 子中 “ 乎 ” 的意义和用法。 ① 浩浩 乎. 如冯虚御风 ②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乎. 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 己 ④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 乎. 2. 答案 ① 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 “…… 的样子 ” ② 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可译为 “呢 ” ③ 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对 ” ④ 语气助词,表揣度语气,可译为 “吧 ”。 【考点总结】 1 . “ 者 ” 字用法归类 助词 (1) 附在词语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例:将藏之于家,使来 者.读之,悲予志焉。 (2) 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语后边,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或原因, “ 者 ” 后面的内容解说 “ 者 ” 前面的内容。 例: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 古之让天子 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3) 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凑足音节,可不译。 例:今 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 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 为 “ 个 ”“ 样。20xx语文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专题十四中庸之道
相关推荐
释放的能量远大于其俘获中子 时吸收的能量;重核裂变只能发生在人为核反应中;在裂变反应中核子数是不会减少的,因此 A 正确, B 、 C 错误.重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由于平均质量减小,必然发生质量亏损,从而释放出核能,所以 D 正确. 【答案】 AD 2 . ( 多选 ) 1938 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 ( B a ) 、氪 ( Kr ) 、中子和一些 γ
. 8. Learn to analyse ads, and we may protect ourselves from false advertisements and make good choices. Let’s look at the ad below. What are the techniques described in the text are used here?
—— 电能转化为光能(电磁能) ——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 核能转化为内能、光能和机械能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明下列物理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二、能量之间的转化 能量之间的转化 电动机 发电机 火药爆炸 光合作用 燃烧物质 电 灯 太阳能电池 肠胃蠕动 不同形式的
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 , 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外 , 面包 、 牛肉 、 红酒无一不酸。 钱钟书散文的风格特点: 博杂、幽默而深邃 《 论快乐 》 集中表达了钱钟书先生的人生观。 文章主旨:由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以层层递进的严密逻辑,深入分析了“ 快乐 ” 及其对人生的意义,促使人们认识到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 写作背景 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的阻挠
1930年 9月 7日生。 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 195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吴文俊 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风采 关于祁淑英 祁淑英,河北滦南人。 中共党员。 1961年毕业于河北省直机关干部业余大学中文系。 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 《 河北青年报 》编辑、记者, 《 河北日报 》编辑、记者, 《 河北青年
进作品 基础练习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我望着这小圆洞 ,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 ,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点评 现实生活使 “我 ”尝到了人生的挫折带来的苦涩滋味 ,“我 ”的心中产生了苦闷、忧郁的情绪。 但这可爱的 “绿叶 ”使 “我 ”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 ,使 “我 ”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 ,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 ,并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