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专题十四中庸之道内容摘要:

句子不是固定句式的一句是 ( ) A.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项是 “无 (毋 )乃 …… 乎 (与 )”式:表示委婉的商量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可译为 “恐怕 …… 吧 ”“只怕 …… 吧 ”。 B项是 “不亦 …… 乎 ”式:用于委婉的反问句,可译为 “不是 …… 吗 ”(语气较轻 )、 “岂不是 …… 吗 ”(语气稍 重 ), “岂 ”也可译为 “难道 ”。 C项是 “何 …… 为 ”(“何以 ……为 ”)式:是表反问的固定格式。 答案 D 点拨 A、 B、 C三句的语气很容易搞错,孤立地看,这些句子哪种语气都可翻译。 如 A句 “无乃不可乎”你把它翻译成反问句“难道不可以吗。 ”整句的意思也讲得通,当然,如果仔细推敲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你就会发现翻译成反问句正好把别人说的话理解反了。 他要表达的不是“可以”而是“不可以”。 所以要记住不同的固定句式表达的不同语气,这样在做翻译题时才不会出错。 【考点总结】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固定结构,这些结构有自身的语法特点,译成现代汉语也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它们能方便我们的阅读。 这些固定结构也被称做固定句式或习惯句式。 有以下 几组值得注意: 1 . 奈何、若何、如何,可以译作 “ 怎么办 ”“ 拿 „„ 怎么办 ”。 如: ① 取吾璧,不予我城, 奈何. .。 ② 如.太行、王屋何.。 2 . 何为、何以 „„ 为、何 „„ 为,可译作 “ 为什么 „„呢 ”。 如:天之亡我,我 何.渡 为.。 3 . 无乃 „„ 乎、得无 „„ 乎,可以译作 “ 恐怕 „„吧 ”“ 莫不是 „„ 吧 ”。 如: ① 无乃. .不可 乎.。 ② 览物之情,得无. .异 乎.。 4 . 不亦 „„ 乎,可以译作 “ 不也 „„ 吗 ”“ 岂不 „„ 吗 ”。 如: ① 吾射 不亦. .精 乎.。 ② 求剑若此 , 不亦. .惑 乎.。 【 注意 】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 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如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句中的 “…… 之谓也 ”是固定格式,译为 “说的是 ……”。 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 此句应译为:这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又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句中 “无乃 …… 乎。 ”是固定格式,表揣度语气,译为 “恐怕 …… 吧 ”。 如果不知道此格式,而把它译成反问语气:难道不可以吗。 那就把意思弄反了。 【 命题规律 】 (1)“者 ”常考,近两年高考中没出现, 2020年高考中出现 1次, 2020年出现 2次。 “乎 ”不常考, 20 20 2020年高考中没出现, 20 2020年和 2020年各出现 1次。 (2)“者 ”常考的用法是,附在动词性词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作助词。 “乎 ”常考的用法是,放在句中,作介词。 “者”和“”乎字的用法 A.①② B. ③⑤ C. ①④ D. ②⑤ 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②⑤ 均为助词,表判断。 ① 助词, “…… 的人 ”。 ③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④ 助词,提示下文为解释原因。 答案 D 【例题解析】 虚词 “ 者 ” 主要用作助词,试选出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 ) ① 适千里 者.,三月聚粮 ② 良人 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③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 ④ 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 ⑤ 楚左尹项伯 者.,项羽季父也 1. 点拨 “者 ”在句中,常为助词,在句末常为语气词。 作助词的情况较复杂,除例题所提到的表判断、表解释原因之外,常考的还有一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作定语后置标志的用法,可译成 “…… 的 ”。 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试解 :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 ________ 解释下列句 子中 “ 乎 ” 的意义和用法。 ① 浩浩 乎. 如冯虚御风 ②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乎. 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 己 ④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 乎. 2. 答案 ① 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 “…… 的样子 ” ② 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可译为 “呢 ” ③ 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对 ” ④ 语气助词,表揣度语气,可译为 “吧 ”。 【考点总结】 1 . “ 者 ” 字用法归类 助词 (1) 附在词语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例:将藏之于家,使来 者.读之,悲予志焉。 (2) 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语后边,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或原因, “ 者 ” 后面的内容解说 “ 者 ” 前面的内容。 例: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 古之让天子 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3) 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凑足音节,可不译。 例:今 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 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 为 “ 个 ”“ 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