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3课宇宙的未来内容摘要:

苍苍然也。 ” (《 晋书 天文志 》 )就是说“天”不是一个固体的“天穹”,不过充满了无边无际的气体,日月星辰都在这气体中浮动。 在西方,古希腊人也有多种宇宙学说。 公元前 600年左右,住在米利都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地球是一个 圆盘 ,漂浮在一片汪洋中。 他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天空是包围地球的一个 球层 ,恒星在内层,太阳和月亮在外层。 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月亮、太阳、行星和恒星都在一个 同心球 上围绕中央火旋转。 托勒密总结了古希腊的天文学成就,著 《 天文学大成 》 ,认为地为球形,静止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运行,创立了“ 地心说” ,统治西方天文学界一千四百多年。 直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 16世纪发表 《 天体运行论 》 ,创立 日心说。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 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英国牛顿用力学的引力原理解释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创立了天体力学。 宇宙大爆炸学说是逐渐形成的。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 改变了科学家研究宇宙的方法。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第一个提出了 动态宇宙模型 ,认为宇宙是从一种“原始原子”不断分裂、膨胀形成的。 他推测:如果宇宙中物质的质量小于某个临界值,宇宙就会继续膨胀下去,成为“开放的宇宙”;反之,就会坍缩,成为“闭合的宇宙”。 1948年,出生在俄国的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 “大爆炸” 学说。 一、初读,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巫师宗教的预言与科学家的预言有本质的不同。 尽管预言宇宙的未来非常困难,但它在很大尺度上是可以描述的。 ( 1——6) 从宏观上看,宇宙的膨胀是平滑的、均匀的。 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 7——1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