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内容摘要:

,天理所寓 ”,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王夫之 《 船山遗书 》 《 王夫之评传 》 书影 黄宗羲 黄宗羲( 1610— 1695),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 他在明末反对宦官干政,入清后拒不仕清,著有 《 明儒学案 》《 明夷待访录 》 等重要著作。 今版 《 黄宗羲全集 》 书影 《 明夷待访录 》 书影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 《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 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 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 《 明夷待访录 原君 》 黄宗羲墓,位于浙江省宁波城西北约 29公里处余姚市陆埠镇十五岙村化安山下龙山东南麓。 今版 《 明儒学案 》 书影 (中华书局 ) 今版 《 宋元学案 》 书影 (中华书局 ) 《 黄宗羲评传 》 书影 顾炎武 顾炎武( 1613— 1682),江苏昆山人,也称亭林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