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2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内容摘要: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教方面 军事方面 破格召见新人,询问变法事宜,并酌受官职,令参与变法 许天下士民上书言事;改革上谕及各部行政命令的传达方式; 裁撤闲散结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节俭 设立国家银行;设立农工商总局;提倡土地开垦和私人兴办实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等等 裁撤驿站 改科举,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提倡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等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造兵船,增设海军;力行保甲,实行团练等等 裁撤绿营 废八股取士 4.“百日维新”的失败原因 ① 维新派由于 自身的软弱与局限 ,完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甚至把变法维新当做抵制人民革命运动的手段; ②他们反对引起社会巨大变动的革命,认为只要依靠封建皇帝 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 ,就可以使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强国; ③他们也 幻想 以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来 消弭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 ,并试图从列强那里 寻求 对变法的 支持。 这些注定维新运动的必然失败。 4.“百日维新”的评价 没有触动 封建体制 ,没有触及帝国主义的 在华特权 ,也没有实行维新派所倡导的 定宪法、设议院和实行君主立宪制等主张。 ① 在政治上,给予了资产阶级一定的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在经济上,承认、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文化上,提倡兴西学、废八股。 这些都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 ②近代中国人民政治的实践由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百日维新的失败暴露出清朝统治阶级的腐朽与顽固,血的教训使人们警醒,也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开始向革命转化。 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帝制 (辛亥革命) 背景 戊戌变法 起了比较广泛的思想启蒙运动 孙中山为首的 革命派对中国。人民版历史选修2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相关推荐
州等重要城市。 ④ _____年底,中国战场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九一八 卢沟桥 武汉 1938 (2)滔天罪行 ① 1937年 12月 13日 , 在 ________沦陷后 , 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 中国遇难者总数达 30万人以上。 ② ________等日军部队在中国实施了极其残忍的人体细菌实验 、 细菌战和化学战。 ③ 日军对华北 __________实行了大规模的 “ 三光 ”
类战争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 、 美国参战 1. 大战的态势 (1)经过两年多的战争消耗,两大军事集团都筋疲力尽,德奥受到严密封锁,物资供应、兵员补给紧张。 (2)协约国由于 ________的供应来源未断,在物资、兵员补给方面逐渐占据优势。 殖民地 2. 原因 (1)德国外交大臣训令德国驻 _________公使开展德国与该国反美同盟事宜的密电被英国截获并交给美国。 (2)德国实行的
______;使 _________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 尼赫鲁 英国 统一经济 克什米尔 【 特别提示 】 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英国殖民统治的直接产物 , 与民族矛盾 、 宗教纷争 、政治分歧等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 成为南亚次大陆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2. 印巴冲突 (1)第一次印巴战争 ① 起因:印巴分治后 , 信奉 ______教的克什米尔王公宣布加入印度 ,
王权参与政治的核心要求。 •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明确提出 “ 君权神授 ” 的主要目的是 ( ) • A. 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 B. 缓和王权与议会间的矛盾 • C. 把国王与上帝相提并论 • D. 打击天主教会 • 解析: 英王詹姆士一世极力推行君主专制统治 , 遭到资产阶级和议会的反对 , 为此 , 他从神学中寻找君主专制的依据。 • 答案: A • 1.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富国强兵 , 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 (4)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 2. 评价 • (1)历史作用: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 , 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 ①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 ② 经济上:废井田 , 开阡陌 ,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 ③ 军事上:奖励军功 ,
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对后世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三、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一)主要内容: 1.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1905-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