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2英国革命前的民主“火山”内容摘要:
王权参与政治的核心要求。 •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明确提出 “ 君权神授 ” 的主要目的是 ( ) • A. 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 B. 缓和王权与议会间的矛盾 • C. 把国王与上帝相提并论 • D. 打击天主教会 • 解析: 英王詹姆士一世极力推行君主专制统治 , 遭到资产阶级和议会的反对 , 为此 , 他从神学中寻找君主专制的依据。 • 答案: A • 1.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 ” „„ 可以 “ 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以提升 , 或加以贬斥;或生 , 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 , 除上帝之外 , 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 „„ • ——英王詹姆士一世对议会下院的议员们的讲话 • 材料二 1604年 (詹姆士一世在位 )英国议会对国王的抗辩书称: “ 无论就尊严或威权而论 ,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 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 ,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 , 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 • ——《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 • 请回答: • (1)材料二中议会对国王的态度如何。 • (2)上述材料反映英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核心问题是英国革命前王权和议会之间的矛盾 , 考查学生阅读 、 理解材料 , 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 (1)问有一定难度 , 要注意问题是 “ 议会对国王的态度 ” ,材料是 “ 议会对国王的抗辩书 ” , 抓住关键语句 “ 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 ” , 理解议会是如何同国王抗辩的。 第 (2)问由材料即可得出。 • 答案: (1)以议会的法院已得到国王的圣裁为由 , 同国王抗辩。 • (2)主要矛盾: “ 王在法之上 ” 还是 “ 王在法之下 ” , 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 • 1. 议会和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 提示: (1)议会成员中的反对派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 (2)税收问题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反对专制王权的斗争 , 这是双方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 2. 《 权利请愿书 》 可谓是议会与封建王权的第一次交锋 , 为什么它却披上了温柔的 “ 面纱 ”。 • 提示: (1)传统因素:国王因其公职身份是不受法院管辖的 , 臣民的财产等利益被非法侵占时只能向御前会议提交请愿书 , 请求国王给予归还。 • (2)现实因素:公开的破裂容易导致事情发展走向极端 , 容易引起社会更大的动荡 , 不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稳定发展。 这种做法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特点。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 , 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 ( ) • A. 议会 B. 三级会议 • C. 教会 D. 大陆会议 • • 全解全析: • 答案: A 选项 结果 理由 A √ 英国在 13世纪。人民版历史选修2英国革命前的民主“火山”
相关推荐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教方面 军事方面 破格召见新人,询问变法事宜,并酌受官职,令参与变法 许天下士民上书言事;改革上谕及各部行政命令的传达方式; 裁撤闲散结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节俭 设立国家银行;设立农工商总局;提倡土地开垦和私人兴办实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等等 裁撤驿站 改科举,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提倡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等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造兵船
州等重要城市。 ④ _____年底,中国战场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九一八 卢沟桥 武汉 1938 (2)滔天罪行 ① 1937年 12月 13日 , 在 ________沦陷后 , 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 中国遇难者总数达 30万人以上。 ② ________等日军部队在中国实施了极其残忍的人体细菌实验 、 细菌战和化学战。 ③ 日军对华北 __________实行了大规模的 “ 三光 ”
类战争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 、 美国参战 1. 大战的态势 (1)经过两年多的战争消耗,两大军事集团都筋疲力尽,德奥受到严密封锁,物资供应、兵员补给紧张。 (2)协约国由于 ________的供应来源未断,在物资、兵员补给方面逐渐占据优势。 殖民地 2. 原因 (1)德国外交大臣训令德国驻 _________公使开展德国与该国反美同盟事宜的密电被英国截获并交给美国。 (2)德国实行的
, 富国强兵 , 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 (4)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 2. 评价 • (1)历史作用: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 , 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 ①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 ② 经济上:废井田 , 开阡陌 ,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 ③ 军事上:奖励军功 ,
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对后世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三、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一)主要内容: 1.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1905-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 阶级的抵抗派 】 ● 林则徐: (1)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人,也是近代向国内介绍西方情况的第一人。 (2)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时,重视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将所得外文资料,就地翻译,编成 《 各国律例 》和。 其中 是近代中国 第一部 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 华事夷言 》 则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器物 林则徐 魏源 地主 第一 《 四洲志 》 《 华事夷言 》 《 四洲志 》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