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顺乎世界之潮流”内容摘要:
【 阶级的抵抗派 】 ● 林则徐: (1)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人,也是近代向国内介绍西方情况的第一人。 (2)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时,重视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将所得外文资料,就地翻译,编成 《 各国律例 》和。 其中 是近代中国 第一部 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 华事夷言 》 则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器物 林则徐 魏源 地主 第一 《 四洲志 》 《 华事夷言 》 《 四洲志 》 二、维新变法( 19世纪 90年代) ——寻求 之变 1.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 阶级维新派 】 ● 康有为: 1)1898年,他出版了 一书,打着 的旗号宣扬 理论。 2)他还借用 观点,论证了 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3)思想主张的特点: 借助利用 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把 同 相结合宣传变法。 制度 资产 《 孔子改制考 》 孔子 维新变法 进化论 君主立宪制 孔子 传统儒家思想 西方政治学说 ● 梁启超: 发表 《 变法通议 》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 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的思想。 他说“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只有 才能图存。 ● 严复: 1898年,翻译。人民版历史必修3“顺乎世界之潮流”
相关推荐
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对后世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三、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一)主要内容: 1.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1905-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 富国强兵 , 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 (4)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 2. 评价 • (1)历史作用: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 , 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 ①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 ② 经济上:废井田 , 开阡陌 ,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 ③ 军事上:奖励军功 ,
王权参与政治的核心要求。 •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明确提出 “ 君权神授 ” 的主要目的是 ( ) • A. 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 B. 缓和王权与议会间的矛盾 • C. 把国王与上帝相提并论 • D. 打击天主教会 • 解析: 英王詹姆士一世极力推行君主专制统治 , 遭到资产阶级和议会的反对 , 为此 , 他从神学中寻找君主专制的依据。 • 答案: A • 1.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理解分析的能力。 “ 借热情规划商情 ” 反映了渴望大办实业的美好愿望,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反映了近代工商业者的爱国情怀,故答案为 C。 3.(2020 浙江文综 T3826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 )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 (法 )白吉尔: 《
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4分,共 32分) 1.(2020 三明高一检测 )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 时代 》 周刊封面上。 《 时代 》 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 13年里转了第二圈。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的青春 》 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 „„ 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 (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