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5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内容摘要:

运输业所占比 重的变化。 定思路 : 第 ( 1 ) 问 , 分析材料不难看出 , 材料主要反映了 1952 ~ 1979 年我国经济 建设的成就。 第 ( 2 ) 问 , 从材料给出的时间来看 , 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 期 , 因此 , 当时经济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答案 : ( 1 ) 材料反映出 1 9 5 2 ~ 1 9 7 9 年 ,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在 20多年的时间里 ,在以农业部门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 ,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2 ) 这些成就的取得 ,离不开我国在 “ 一五 ” 期间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通过这一体制 ,我国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使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 ,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问题导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条件下 ,政企不分 ,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不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而且造成国民经济条块分割 ,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怎样正确认识上述观点 ? 提示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由于追求 “ 一大、二公、三纯 ”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不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 ,也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 政企不分 ,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1 .所有制结构单一。 ( 1 )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由于追求 “ 一大、二公、三纯 ”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 2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 ,也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 2 .忽视市场的作用。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企不分 ,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不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而且造成国民经济的条块分割 ,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3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在农村 ,社员凭工分参与年终分 配 ,收入差距很小。 在城镇 ,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