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5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内容摘要:
运输业所占比 重的变化。 定思路 : 第 ( 1 ) 问 , 分析材料不难看出 , 材料主要反映了 1952 ~ 1979 年我国经济 建设的成就。 第 ( 2 ) 问 , 从材料给出的时间来看 , 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 期 , 因此 , 当时经济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答案 : ( 1 ) 材料反映出 1 9 5 2 ~ 1 9 7 9 年 ,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在 20多年的时间里 ,在以农业部门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 ,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2 ) 这些成就的取得 ,离不开我国在 “ 一五 ” 期间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通过这一体制 ,我国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使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 ,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问题导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条件下 ,政企不分 ,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不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而且造成国民经济条块分割 ,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怎样正确认识上述观点 ? 提示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由于追求 “ 一大、二公、三纯 ”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不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 ,也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 政企不分 ,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1 .所有制结构单一。 ( 1 )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由于追求 “ 一大、二公、三纯 ”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 2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 ,也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 2 .忽视市场的作用。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企不分 ,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不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而且造成国民经济的条块分割 ,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3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在农村 ,社员凭工分参与年终分 配 ,收入差距很小。 在城镇 ,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5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
相关推荐
内容决定思维的形式,思维形式是对思维内容的能动反映。 内容 形式 内容真实 形式正确 本学案栏目开关 诱思 自主学习区 点拨 合作探究区 领悟 自我检测区 诱思 自主学习区 3 .想一想: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核心关键词分别是什么。 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 (1 ) 抽象思维的关键词是概念,形象思维的关键词是感性形象。 ( 2) 思维的内容决定思维的形式
向精确和深刻。 诱思 自主学习区 母项的外延 同一个标准 逐级进行 本学案栏目开关 诱思 自主学习区 点拨 合作探究区 领悟 自我检测区 3 .想一想:下列图形表示什么关系。 ( 1) 诱思 自主学习区 提示 全同关系 本学案栏目开关 诱思 自主学习区 点拨 合作探究区 领悟 自我检测区 ( 2) 诱思 自主学习区 提示 交叉关系 ( 3) 提示 全异关系 本学案栏目开关 诱思 自主学习区 点拨
反的共变关系。 诱思 自主学习区 一定程度的变化 一定程度的变化 求量的变化 不变 变化 限度 限度 本学案栏目开关 诱思 自主学习区 点拨 合作探究区 领悟 自我检测区 7 . 剩余法 ( 1) 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则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这种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叫做剩余法。 ( 2) 特点
本题中的 质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说明的是 使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 2)商品的 价格 从根本上讲 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而不是使用价值决定的。 ( 3)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对同一种商品而言,质量好的商品往往包含的价值量也较多,因此其售价也较高。 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每一次石油危机都使西方的工业国家物价上涨,经济衰退,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到 2020年
( 5)建立多层次的 社会保障 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1)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 的需要。 (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一体制自身发展的 内在要求。 (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
)提取关键信息:设问中有 “ 张丙的行为 ” , 即材料内容; “ 进行分析 ” 指出了考查方向。 (3)调动相关知识:考查姓名权的有关知识 , 首先要分析姓名权的特点 , 其次要阐明民法通则对姓名权的规定。 【 规范解答 】 (1)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 、 区别于他人的符号。 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的 ,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2)民法通则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