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公开市场业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5 页 共 10 页 一是增加操作频率。 为进一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从 7 月 27 日起,周二上午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从 8 月 5 日起,每周四上午固定增加央行票据发行操作。 这样,每周操作频率由周二操作一场调整为操作两场,即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操作各一场;周四固定发行央行票据,并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适 时进行正回购操作。 二是调整央行票据交易时间。 为进一步提高央行票据的流动性,从8 月 5 日起,将央行票据的交易流通时间由发行日后第二日(即 T+2)调整为次日(即 T+1);央行票据兑付前的停止交易时间则由兑付日前 10 日(即 T+10)调整为前 3 日(即 T+3)。 三是适时开发新的操作品种。 根据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于 2020 年12 月开始发行三年期央行票据,并于年底开始发行 1 年期远期央行票据。 四是改进技术支持系统。 2020 年 11 月,公开市场业务系统与支付系统成功实现联接,并对公开市场业务系 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开始以 DVP 方式进行债券、资金清算,大大提高了清算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三、公开市场操作总体情况及各阶段的操作取向 2020 年,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剧烈波动和一季度出现的投资过热、信贷增长过快的新情况,公开市场操作在流动性总量控制和结构调节方面经受了新的考验。 根据货币政策调控的总体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密切监测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不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的滚动分析与预测,动态监测外汇占款、财政收支和现金投放回笼变化,灵活掌握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在不同时期适应不同调控要求和市场形势 采取相应的操作取向。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10 页 2020 年共开展 110 次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回笼基础货币 19971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 13281 亿元,投放、回笼相抵,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 6690 亿元。 全年共发行 105 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 15072 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 9742 亿元(见图 3);开展正回购操作 43 次,收回基础货币 3330 亿元;开展逆回购 5 次,投放基础货币 1490 亿元。 全年公开市场操作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行适度从紧的操作取向。 一季度, M2 增速超过 20%,贷款增加超 过 9000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 53%。 针对这一状况,按照货币政策的总体要求,除元旦至春节前为支持商业银行支付清算需要,公开市场通过逆回购投放短期资金 1390 亿元外,春节后中国人民银行立即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给市场发出紧的政策信号,其间基本实现了本外币操作的全额对冲。 第二阶段实行相对中性的操作取向。 二季度以来,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并见到成效,贷款增长较一季度逐步有所回落,为体现货币政策调控 “不一刀切、有保有压 ”的原则,重点从总量调整转向结构调整,对部分贷款增长过快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 ,积极支持信贷结构调整。 7 月中旬以来,进一步增加操作频率,丰富操作期限品种,合理把握对冲操作的节奏和力度,通过发行央行票据适度回笼基础货币,保持了流动性适度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 随着改革措施的进一步到位,各项宏观经济金融指标都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但人民币升值预期再度升温,外汇占款增速进一步加快。 根据这些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以 1 年期作为主打品种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 10 月底,人民银行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