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内容摘要:

面取得重大成就。 中国十分注意健全法制,颁布和实施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 1982 年宪法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1982 年 12 月 4 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 中国的第四部宪法,即 1982 年宪法,也是迄今一直在实施中的宪法。 1982 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 1954年制定的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 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它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982 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 1988 年、 1993 年、 1999 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问:现行宪法都有哪些明显特点和作用哪。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特点有二:第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第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县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1982 年以来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不断改善,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正在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 2.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教师可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说明人民民主权力的扩大。 中国十分重视基层民主建设,以保障公民能直接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城市的基层民主组织是居民委员会,在农村是村民委员会。 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以法制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1989年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 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上级任命到居民、村民直接选举,标 志着基层民主选举迈进了一大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问:村民自治制度目标是什么。 实质是什么。 概括为“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制度内容,以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其实质是保障人民群众真正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 3.中国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