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_图文内容摘要: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_图文 中国法制史复习西周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德 敬天、敬祖、保民 明德慎罚 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出礼入刑的礼刑关系 亲亲要求在家庭的范围内,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以疏压亲。 尊尊 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应当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应恪守名分。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礼与刑的关系 出礼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买卖契约 质 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剂 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 借贷契约 傅 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 别 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婚姻 三大原则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 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七出 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三不去 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继承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铸刑书 公元前 536年 郑国子产,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竹刑 公元前 530年 郑国邓析铸刑鼎 公元前 513年 晋国赵鞅,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法经 地位 魏国李悝,法经是中国历史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内容 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杂法中规定了六禁 特征维护封建专制政权、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并且贯彻了法家轻罪重刑的法治理论。 法经的内容及特点充分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中国法制史复习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运用法律手法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用法律手法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 诉讼制度 讼 审理民事案件为听讼。 狱 审理刑事案件为断狱五听 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过 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三刺 群臣讨论、交官吏们讨论、交所有国人讨论秦 罪名危害皇权罪侵犯财产和人身罪渎职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 刑罚 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经济刑、株連刑刑罚适用原则刑事责任能力,秦以身高确定是否成年,大约六尺五寸为成年身高。 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盗窃按赃值定罪的原则共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外罚的原则累犯加重处罚的原则教唆犯罪加重处罚的原则自首减轻处罚的原则诬告反坐原则 公室告非公室告 官府必须受理官府不受理汉代 文景帝废肉刑 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汉律的儒家化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 春秋决狱 以春秋中提倡的精神原则来审案。 秋冬行刑 魏晋 法典结构与 魏律 将法经中的具法改为刑名中国法制史复习法律形式的变化曹魏律 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上进了一大步。 晋律泰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同时对刑律分则部分重新编排,向刑宽、禁简的方向进了一大步。 张斐、杜预为之作注。 北魏律 官当的出现北齐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 北齐律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封建后世的立法影响深远。 法律形式变化 律、令、科、比、格、式法典内容变化 八议 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官当 允许官吏以官职折抵徒刑的特权制度。 它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 重罪十条北齐律中首次规定。 反逆、大逆、判、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刑罚改革规定绞、斩等死刑制度。 规定流刑。 把流刑作为死刑的一种宽待措施。 规定鞭刑、杖刑。 废除宫刑。 准五服制罪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死刑复奏制度 唐代 武德律 唐代首部法典贞观律增设加役流,缩小連坐处死的范围,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以及类推等原则与制度。 基本上确定了唐律主要内容和风格,对后来的永徽律及其他法典有深远的影响。 永徽律疏唐律疏议 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永徽律疏成为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 十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六杀 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中国法制史复习六赃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保辜 指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 五刑 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唐律刑罚原则区分公私罪的原则自首原则类推原则化外人原则 唐律特点礼法合一的特点科条简要与宽简适中的特点立法技术完善的特点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宋 宋刑统 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全称宋建隆详定刑统宋刑统特点与永徽律疏的篇目、内容大体相同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有关敕、令、格、式、起请等条文作为一门收录了五代时通行的部分敕、令、格、式,形成一种律令合编的法典结构删去永徽律疏每篇前的历史渊源部分,对个别字也有改动。 编敕 是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种立法过程。 刑罚变化 折杖法、配役、凌迟(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契约买卖契约(绝卖、活卖、赊卖)租赁契约租佃契约典卖契约借贷契约(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出举) 婚姻 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并不禁止。 户绝与继承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财产权。 绝户指家无男子承继。 元代 四等人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中国法制史复习明朝 大明律 七篇,名例、吏、户、礼、兵、刑、工明大诰 集中体现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 清朝 大清律例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例 清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 条例、 则例、事例、成例 明清会典 大明会典、大清会典,行政法清末 预备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1908 年 8 月,宪政编查馆。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内容:分君上大权与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特点:皇帝专权,人民无权实质:给封建君主专制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 十九信条1911 年,资政院(中央咨询机构)。 内容:形式上被迫缩小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且对人民权利只字未提,更暴露其本性。 大清现行刑律1910 年 5 月 15 日,改律名为“刑律”,取消了六律总目,将法典名条按性质分 30 门,对属于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手法(凌迟),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妨害国交罪)。 大清新刑律1911 年 1 月 25 日,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篇。 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 采用罪刑法定原则和缓刑制度。 大清商律草案 1904 年 1 月,钦定大清商律,是清朝第一部商律。 大清民律草案 1911 年 8 月,大清民律草案,共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 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六编,仿德国诉讼法而成。 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 四编,仿德国诉讼法而成。 大理院编制法 1906 年制定关于大理寺和京师审判组织的单行法规。 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1907 年颁行的关于审级、管辖、审判制度等诉讼体制和规则的一部过渡性法。 中国法制史复习法院编制法1910 年仿效日本制定的关于法院组织的法规,吸收了公开审判等一系列新的司法原则,但并未真正实施。 清末司法体制变化改刑部为法部改大理寺为大理院 实行四级三审制领事裁判权、观审、会审公廨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 3 月 11 日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是 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临时宪法的性质1)以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 2)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3)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 4)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中一般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居住、信教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 5)确保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 1)在国家政权体制上,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2)在权力关系规定上,扩大参议院的权力。 3)在程序性条款上,规定特别修改程序以制约袁世凯。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 天坛宪草 1913 年,北洋政府时期第一部宪法草案。 采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确认民主共和制度。 袁记约法 1914 年,中华民国约法,与临时约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是军阀专制全面确定的标志。 中华民国宪法1923 年,北洋政府,中国近代史上首部正式颁行的宪法。 特点:企图掩盖军阀专制的本质;为平均大小各派军阀的关系,巩固中央大权,对国权和地方制度作了专门规定。 中华民国宪法(1947) 南京国民政府特点:表面上的民有、民治、民享,和实质上的个人独裁;政权体制不伦不类。 中国法制史复习罗列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比以往任何宪法性文件都充分。 但又加以否定。 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之名,行保护封建剥削,加强官僚垄断经济之实。 司法制度西周 司寇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 中央设大司寇。 大司寇下设小司寇。 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 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秦汉 廷尉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 廷尉为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 地方司法与行政官一体。 御史秦代御史大夫与监察御史,对全国进行法律监督。 汉代御史大夫(西汉)、御史中丞(东汉),负责法律监督。 西汉武帝以后设司隶校尉,监督中央百官与京师地方司法官吏;刺史,专司各地行政与法律监督之职。 晋 御史台 以御史台主监察。 北齐 大理寺 北齐时期正式设立大理寺。 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 唐宋 大理寺正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行使中央审判权,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例。 凡属流、徒案件的判决,须送刑部复核;死刑案件必须请皇帝批准。 同时大理寺对刑部移送的死刑与疑难案件具有重审权。 刑部审刑院 尚书、待郎为正副长官。 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等四司。 刑部有要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对中央、地方上报的案件有复核权。 关有权受理在押犯申诉案件。 宋代刑部负责大理寺详断的中国法制史复习全国死刑已决案件的复核及官员昭雪的事。 神宗后,刑部分设左右曹,左曹负责死刑案件的复核,右曹负责官吏犯罪案件的审核。 御史台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 下设台、殿、察三院。 三司推事 刑部待郞、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重在案件。 地方司法机关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任。 宋太宗,设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 明清 刑部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审核地方上报的重案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以上的案件处理地方上诉案及秋审事宜主持司法行政与律例修订事宜 大理寺 复核驳正都察院 纠察,仅限于会审及审理官吏犯罪的案件。 三司会审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称三法司,三法司共同会审,称三司会审。 地方司法机关 明:省设提刑按察司。 府县司法与行政一体。 清:分州县、府、省按察司、总督(巡抚)四级。 廷杖 在朝堂上杖责大臣的制度。 厂卫 厂:直属皇帝的特务机关。 卫:皇帝亲军十二卫中的“锦衣卫”。 九卿会审六部尚书、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使、大理寺卿九人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决但囚犯仍翻供的不服之案。 朝审 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 大审明 司礼监,会同三法司在大理寺共审囚徒。 秋审 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 朝审清 对刑部处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 热审 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 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进行。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_图文
相关推荐
拆除横抬梁 、 同时补充道碴并修整 拆除 353扣轨 起道并整修线路 恢复正点运输 (拆除横梁与补充道碴修整 线路协调进行 )。 ( 3)桥体就位后立即整修线路,抽一 根横 梁, 补充道碴, 同时用电镐把道碴捣固密实,然后再抽另一根。 ( 4)拆除扣轨要先拆除中间扣轨,再拆两边。 拆除后立即抬到线路界限以外, 并堆放整齐,避免钢轨弯曲侵入界限。 ( 5)列车正常速度运行后
这里的车站主要指地铁车站, 或者公 交 车 集散 站 , 紧挨车站可以为商店带来较多的流动顾客。 3. 足量的生活人口 一般情况下 , 商圈内应保证有 3000 人以上的生活人口 (徒步 5— 7分钟之内 ),以 有利于发挥便利店的便利功能。 4. 靠近人集聚的场所 能集聚人的场所主要指政府机构、影剧场、警署、医院、学校、游览地等 , 它们可以为商店带来大量的客流。 5. 靠 近办公楼街
/台(含运费);塔筒价为 126 万元 /套(含运费)。 其他设备参照近期同类变电工程招标价计列。 建设场地征用费 : 永久占地按 60 元 /㎡;施工临时占地按 元 /㎡,总占地费用 万元。 (宁夏地区用于风电开发的土地无偿使用,只交纳土地税)。 资金来源 工程资金来源 20%为资本金,其余为银行融资,银行贷款利率为 %,偿还期 15 年,建设期贷款利息 据此计算。 工程总投资 工程静态投资
节油 1520%、减少积炭、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同时可大量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等。 营销策略 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获得满意的利润回报。 因此本项目产品的营销策略应做好以下工作: ( 1)首先,抓好产品质量,与别人比质量时,更优一点。 ( 2)其次,降低生产成本,与别人比价格时,更低一点。 ( 3)最后,提高服务水平,与别人比服务时,更好一点。 ①价格取胜
来越高。 因而,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时,必须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其他工程建设标准有关消防设计的规定,对重点防火单位的建筑,由公安消防监督管理机构按不同耐火等级要求,进行审核与验收,以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综上分析,以上项目“木质防火门”符合当前国家促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强化“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规划要求。
业主要分布在上海、苏杭、天津、粤闽和北京等五大地区。 近年来钢构企业开始跨区域、大规模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具有市场准入条件的钢构企业 在 1000 家以上,有影响力的在 100 家以上,年产值约 500600 亿元。 但是,多数钢构企业的资金积累大多流向产能、规模、区域扩张、而没有投入到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的研发,真正形成研发、设计、制造、施工的一条龙服务的企业为数并不多。 202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