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西学东渐3内容摘要:
方文化的第一人 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从鸦片战争后至 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开眼看世界 、 “ 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 ” 、 维新变法思想。 地主阶级顽固派 、 洋务派 、 维新派从 学造器物 到 仿行制度 , 先学习西方 实用科技 后学习 社会政治 学说 , 而且经历了洋务派与顽固派 、 维新派和封建顽固势力的 两次思想论战 , 掀起了两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课堂小结 】 巩固练习 【 一网打尽 】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思想研究 中青网史海泛舟 登陆百度网站( ),键入关键词,如 “ 林则徐 ” 、 “ 洋务派 ” 、 “ 中体西用 ” 等,寻找你所感兴趣的相关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 “中体中用 ” :顽固派以传统文化的卫道士自居 ,坚守 “ 夷夏 ” 的精神堤防 ,反对 “ 西学为用 ” 、 “ 师事夷人 ” ,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今求之一艺 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 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 早期维新思想家 王韬 王韬 ( 1828—1897),江苏吴县人, 1867年至 1870年间前往英国译书,并游历英、法、俄等国。 1874年,他在香港主编 《 循环日报 》 ,评论时政,主张变法自强,提出 “ 富强即治国之本 ” ,主张允许 “ 民间自立公司 ” ,认为 “ 官办不如民办 ”。 他后来回到上海,与洋务派交往密切,常为洋务派出谋献策。 但后来,走上批评洋务运动的道路。 著作有 《 弢园文录外编 》 等数十种。 商力兵力要当兼行而并用也,盖练兵以保商,而国威之震,国体之尊,即系于是。 ——王韬 《 弢园尺牍 上丁中丞书 》 恃商为国本。 ——王韬 《 代上广州冯太守书 》 商富即国富 …… 此西国所以恃商为国本欤。 ——王韬 《 弢园文录 》 卷十 早期维新思想 郑观应(塑像) 郑观应( 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曾长期在英商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1880年后,经李鸿章推举先后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轮船招商局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等职。 80年代到 90年代初,他在思想上与洋务派。岳麓版历史必修3西学东渐3
相关推荐
此小说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 提示: (1)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剧照 , 他们是小说 《 红楼梦 》 中的人物。 • (2)背景 • ① 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 ——乾隆盛世时期 , 但是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 , 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 • ② 当时的中国是处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正在萌芽的时期。 伴随着新兴的市民社会力量的发展 ,晚清以来 ,
(二)主题探究 ththth i m0 ththt为表述方便我们用 来表示 △ t → 0 时, 设计意图 导 数 DAOSHU 探究总结 运动员在某时刻 t0的瞬时速度怎样表示。 ttsttststt 0000 limlim函数 f( x)在 x=x0处的瞬时变化率怎样表示。
之类的国家 ①奥地利 ②普鲁士 ③法国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4.下列不属于民族的国家的是 A.奥匈帝国 B.德意志帝国 C.梵蒂冈 D.俄罗斯帝国 5.“一战’’前夕,统治阶级煽动极端民族主义的直接目的是 A.动员民众参战 B.夺取殖民地 C.维护本民族利益 D.保卫国家 6.极端民族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是
们可以自由地创造一切。 当拉斐尔看了这幅巨大的天顶画之后,不禁感慨地说: “ 米开朗琪罗是用上帝一样杰出的天赋创造这个艺术世界的。 ” 《 创世纪 》 (西斯 廷 教堂正面全景壁画) 《 创世纪 》 ( 西斯廷教堂 天井壁画) 拉斐尔 《 自画像 》 (局部) 拉斐尔( 1483— 1520),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 从22岁到 25岁,他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没有达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二、文艺复兴前三杰 “人曲”《十日谈》 但丁和彼特拉克 但丁与《神曲》 但丁,意大利诗人。 恩格斯 称他是 “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 人 ”。 《神曲》原意是《神圣的 喜剧》。 但丁原来只取名为《喜 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 而加上 “ 神圣 ” 一词。 起名《喜 剧》是因为作品从悲哀的地狱开 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 剧的因素。
式的学者。 真理 逻辑学 百科全书 • 四 、 意义 • 1. 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 的学科。 • 2. 亚里士多德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 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独立 • 名言。 体现了什么精神。 • 提示: “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体现了崇尚知识,追求真理,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的人文精神。 • 2. [解析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