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专利法实施细则对照内容摘要:
新旧专利法实施细则对照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02 年)(2001 年 6 月 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06号公布,根据 2002 年 12 月 28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以下简称专利法) ,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第三条 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 第四条 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国家有统一规定的科技术语的,应当采用规范词;外国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没有统一中文译文的,应当注明原文。 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证件和证明文件是外文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附送中文译文;期满未附送的,视为未提交该证件和证明文件。 第五条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以寄出的邮戳日为递交日;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事人能够提出证明外,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日为递交日。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各种文件,可以通过邮寄、直接送交或者其他方式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文件送交专利代理机构;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文件送交请求书中指明的联系人。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自文件发出之日起满 15 日,推定为当事人收到文件之日。 根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应当直接送交的文件,以交付日为送达日。 文件送交地址不清,无法邮寄的,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当事人。 自公告之日起满 1 个月,该文件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 年)(2001 年 6 月 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06 号公布 根据 2002 年 12 月 28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 2010 年 1 月 9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以下简称专利法) ,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 第三条 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国家有统一规定的科技术语的,应当采用规范词;外国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没有统一中文译文的,应当注明原文。 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证件和证明文件是外文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附送中文译文;期满未附送的,视为未提交该证件和证明文件。 第四条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以寄出的邮戳日为递交日;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事人能够提出证明外,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日为递交日。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各种文件,可以通过邮寄、直接送交或者其他方式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文件送交专利代理机构;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文件送交请求书中指明的联系人。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自文件发出之日起满15 日,推定为当事人收到文件之日。 根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应当直接送交的文件,以交付日为送达日。 文件送交地址不清,无法邮寄的,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当事人。 自公告之日起满 1 个月,该文件视为已经送达。 第五条 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期限的第一日不计算在期限内。 期限以年或者月计算的,以其最后一月的相应日为期限届满日;该月无相应日的,以该月最后一日为期限届满日;期限届满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 第六条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 2 个月内,最迟自期限届满之日起 2 年27已经送达。 第六条 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期限的第一日不计算在期限内。 期限以年或者月计算的,以其最后一月的相应日为期限届满日;该月无相应日的,以该月最后一日为期限届满日;期限届满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 第七条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 2 个月内,最迟自期限届满之日起 2 年内,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说明理由并附具有关证明文件,请求恢复权利。 当事人因正当理由而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可以自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知之日起2 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说明理由,请求恢复权利。 当事人请求延长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说明理由并办理有关手续。 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不适用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六十二条规定的期限。 第八条 发明专利申请涉及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需要保密的,由国防专利机构受理;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受理的涉及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需要保密的发明专利申请,应当移交国防专利机构审查,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国防专利机构的审查意见作出决定。 除前款规定的外,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受理发明专利申请后,应当将需要进行保密审查的申请转送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该申请之日起 4 个月内,将审查结果通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需要保密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按照保密专利申请处理,并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 专利法第五条 所称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不包括仅其实施为国家法律所禁止的发明创造。 第十条 除专利法第二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专利法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本细则所称申请日,除另有规定的外,是指专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申请日。 第十一条 专利法第六条 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内,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请求恢复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因其他正当理由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可以自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知之日起 2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请求恢复权利。 当事人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恢复权利的,应当提交恢复权利请求书,说明理由,必要时附具有关证明文件,并办理权利丧失前应当办理的相应手续;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恢复权利的,还应当缴纳恢复权利请求费。 当事人请求延长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说明理由并办理有关手续。 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不适用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六十八条规定的期限。 第七条 专利申请涉及国防利益需要保密的,由国防专利机构受理并进行审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受理的专利申请涉及国防利益需要保密的,应当及时移交国防专利机构进行审查。 经国防专利机构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国防专利权的决定。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其受理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国防利益以外的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应当及时作出按照保密专利申请处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保密专利申请的审查、复审以及保密专利权无效宣告的特殊程序,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 第八条 专利法第二十条所称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是指技术方案的实质性内容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按照下列方式之一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 (一)直接向外国申请专利或者向有关国外机构提交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事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请求,并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 (二)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后拟向外国申请专利或者向有关国外机构提交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在向外国申请专利或者向有关国外机构提交专利国际申请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请求。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专利国际申请的,视为同时提出了保密审查请求。 第九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依照本细则第八条规定递交的请求后,经过审查认为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能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应当及时向申请人发出保密审查通知;申请人未在其请求递交日起 4 个月内收到保密审查通知的,可以就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或者向有关国外机构提交专利国际申请。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通知进行保密审查的,应当及时作出是否需要保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未在其28(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 1 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 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 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 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第十二条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 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第十三条 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 依照专利法第九条 的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应当在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知后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第十四条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除依照专利法第十条规定转让专利权外,专利权因其他事由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凭有关证明文件或者法律文书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专利权人变更手续。 专利权人与他人订立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 3 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章 专利的申请第十六条 以书面形式申请专利的,应当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申请文件一式两份。 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申请专利的,应当符合规定的要求。 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同时提交委托书,写明委托权限。 申请人有 2 人以上且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除请求书中另有声明的外,以请求书中指明的第一申请人为代表人。 第十七条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所称请求书中的请求递交日起 6 个月内收到需要保密的决定的,可以就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或者向有关国外机构提交专利国际申请。 第十条 专利法第五条所称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不包括仅其实施为法律所禁止的发明创造。 第十一条 除专利法第二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专利法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本细则所称申请日,除另有规定的外,是指专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申请日。 第十二条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 1 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第十三条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第十四条 除依照专利法第十条规定转让专利权外,专利权因其他事由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新旧专利法实施细则对照
相关推荐
物的有机肥料的处理利用工艺。 “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指的是畜禽场的畜禽污水处理后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或以回用为最终目的的处理工艺,该工艺要求最终出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项目工程组成 白石猪场 大型沼气工程由畜禽粪污前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发电系统、沼液后处理及商品化肥料加工系统及附属配套设施组成。 工艺技术路线 ( 1)减量化原则 中管网房地产频道 作为国内最大、最专业
利 润 总 额 万元 净资产 万元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 近三年工程结算 收入 年 年 年 万元 万元 万元 注: 此表 由被评价方 填写 ,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保证及承诺的自述 负责人: 说明: 专业分包方名称及法定代表自述内容应包括: 对管理体系知识的常识性说明(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 对合格专业供方所应承担责任的说明; 对所提供的专业保证的具体说明。
如何有效答复发明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 如何有效答复发明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在发明专利申请过程中,审查员将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其目的主要是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在发现存在可以补正的缺陷时,审查员通知申请人以补正的方式消除缺陷,使其符合公布的条件;在发现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时,审查员作出审查意见书,指明缺陷的性质
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应有生、熟食品隔离措施。 有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保证供应符合卫生饮用水,茶水桶加盖。 厕所必须有专人清洁,便槽不得有积垢,严禁随地大小便。 作业地点保持整洁、做到工完场地清,不留余料。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要分开集中堆放,定期清理外运。 污水、废水不外溢,达标排放。 第十六条 应急救援制度 编制应急援的目的。 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应急响应。 应酬急救援预案具体内容。
指出主要有三方面的政策取向。 首先是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高技术投入。 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自主创新和高技术的支持力度,推进其产业化,加强重大装备研制和重大产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7 页 业技术研发,研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体系。 其次,要确定软件、生物、医药、新一代网络等七大高技术工程,并且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专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要积极推进 “ 十一五 ”
因素,本系统设定边缘场强≥ 80dBm dBm。 通用业: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清远市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 WLAN 工程设计方案 通用业: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Comba Tele Systems 4 覆盖范围预测 由于高频无线电波室内传播受建筑物墙体等障碍物遮挡的影响,使信号造成散射、衰减和阴影效应。 根据无线电波室内传播模型 , (只考虑本楼层墙体及障碍物损耗)则: P=Pt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