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4内容摘要:
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睡觉醒来。 讲坛上的教授 胡适 ↑ 辜鸿铭 → 辜鸿铭 胡适 陈独秀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 兼容并包 ‛ ‚ 思想自由 ‛ 当时有人攻击北大教师胡适等人“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要求北大校长蔡元培予以裁断。 蔡元培说:“对于学说,信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采兼容并包主义 ……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 蔡元培 请思考: “ 兼容并包 ” 、“ 思想自由 ” 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思想自由”: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蔡元培 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 —— 胡适 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 —— 陈独秀 蔡元培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 胡适转述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话 本社同人 …… 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 Democracy)和赛因斯( Science)两位先生,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 陈独秀 《 敬告青年 》 , 《 独秀文存 》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年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⒈ 前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⒉ 十月革命后: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 民国初年,北京 《 中华新报 》 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 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遗 憾 难 过 同 情 不 解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 陈独秀 《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 靠不住的人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自由、平等、独立 ……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 陈独秀 《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 靠不住的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4
相关推荐
1)英国的 休谟 ( 2)法国的卢梭 ( 3)德国的康德 ( 4)法国的康德 A、( 1)( 2)( 3) B、( 1)( 2)( 4) C、( 2)( 4) D、( 2) (3) 9.浪漫主义思想运动的起止时间是 A、 18 世纪中期 — 19世纪中叶 B、 17 世纪中期 — 18 世纪中期 C、 18 世纪晚期 — 19 世纪晚期 D、 18世纪早期 —— 19世纪早期 10.启
奴,但不对其进行土地的分配 方案二: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 的土地 方案三:解放农奴,让农奴有偿获得一定的土地 任务 2:亚历山大二世的智囊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俄国制订了三个改革方案: 任务 3: 如果你是 亚历山大二世,你 认为当时情况下 ,哪个方案更具操作性 ?为什么其他两个方案不合适 ? 农民这样地(高价赎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
② 发展: 教皇 格里高利七世 (日月论) ‚ 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 ③ 推崇到极点: 教皇英诺森三世。 ④ 正式规定: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 ‚ 一圣通谕 ‛ ) 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1076年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 神职授任权 ‛ , 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 , 结果 , 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 亨利四世只得登上阿尔卑斯山 ,
合 《 巴黎圣母院 》 的内容及上面一段材料 ( 1)分析 《 巴黎圣母院 》 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由此你认为浪漫主义文学还有哪些特点。 ( 2)说说你对美与丑的看法 ?雨果的作品有什么重大影响。 《 巴黎圣母院 》 剧照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二 : 创作手法: 想像丰富、情节跌宕 对比、夸张、比喻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三 : 发展水平: 不平衡,英法最高 影响: 赞美美好心灵,揭露社会黑暗
》 法国 拉伯雷 《 巨人传 》 德意志 伊拉斯谟 《 愚人颂 》 西班牙 塞万提斯 《 堂吉诃德 》 薄伽丘( 1313— 1375) ,意大利作家。 他出生在巴黎,早年在那不勒斯经商,后大部分时间住在佛罗伦萨。 他拥护共和政体。 薄伽丘是个多产作家,写过传奇、叙事诗、史诗、短篇故事等。 他的杰作是短篇小说集 《 十日谈 》 ,它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1353年 《 十日谈 》
来吧,我们进监狱去 ( 《 李尔王 》 台词) 来吧,我们进监狱去。 我们俩要像笼中鸟一样的唱歌; 你要我祝福的时候,我会跪下去 求你宽恕。 我们就这样过日子, 祈祷,唱歌,讲讲古老的故事, 笑蝴蝶披金,听那些可怜虫们闲话 宫廷的新闻;我们也要同他们 漫谈谁得胜,谁失败,谁当权,谁垮台; 由我们随意解释事态的秘密, 俨然是神明的密探。 四壁高筑, 我们就冷看这一帮那一派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