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1内容摘要:

稳定农产品价格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 四、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五、保护劳工权利 1935年的 《 全国劳工关系法 》 :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 《 公平劳动标准法 》 :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 40小时,每小时 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 1美元。 还禁止雇用 16岁以下的童工。 缓和劳资矛盾 1935的 《 社会保险法 》 :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罗斯福执政的 12年间,工业指数到 1937年,已超过 1929年的。 国有企业资本 1939年比 1929年增加近一倍。 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 1929年的 %上升到1945年的 60%。 到 1940年,美国基本实现农业化,居世界首位。 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新政。  第一种观点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 《 社会保障法 》 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 《 共产党宣言 》 第 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 第二种观点是 :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 我们该怎么认识和评价它呢。 • “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