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选修1]33促进民族大融合内容摘要:
丰富 ( 1)生产工具得改进 ( 2)耕作技术的提高 ( 3)兴修水利 ( 4)开垦荒地 ( 5)经济作物的种植 ( 1)丝织业达魏晋以来最高水平 ( 2)制瓷业获很大发展,青瓷出现 ( 1)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 2)政府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 ( 2)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 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 ——《 洛阳伽蓝记 》 卷二 你觉 得是北魏洛 阳 的什 么 景象 让 南梁大臣 陈庆 之感 叹 不已。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文化和制度的 封建化 程度。 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鲜卑族 奴隶制统治模式 向汉族 封建制统治模式 的转化。 (注:士族制度是萌生于东汉,形成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制度。 ) 士族制度。[新人教选修1]33促进民族大融合
相关推荐
建政权统治方式 (b)措施:(政治、经济、文化) 解散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实行编户;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仿汉制设官制; 延揽人才 ,重用汉族儒生 ,完备国家机构 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拓拔圭的汉化改革 (c)意义 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2)拓拔圭的汉化改革 (3)北魏统一北方 431年灭夏国
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管理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开办语言学校,培养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的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为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改革振兴提供人才。 ⑴政治上, 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⑵经济上, 兴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知识分子
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威海卫 天津 北京 胶州湾 旅顺 大连 山 东 渤 海 黄 海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广西、广东、云南是法国的“势力范围”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英国把长江流域以及云南
奖励耕织 稳定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实力 提高生产积极性 3) 统一秦国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利于消除割据势力 为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基础 利于统一赋税和俸禄 1) 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 3)严格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制度 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军事方面 2) 废除世卿禄,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 解决 课堂小结 梭伦改革虽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他不得不出走他乡,原因有( ) ①僭主政治的建立 ②梭伦成为平民和贵族矛盾的焦点 ③工商业奴隶主的反对 ④贵族对梭伦改革不满 A、①③ B、① ④ C、 ② ③ D、 ②④ 僭主政治的建立 ( ) A、使贵族权益失而复得 B、贵族政治得到加强 C、削弱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D、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1990年以后): 工业总产值 增加较慢 工业总产值 迅猛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 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增长迅猛 1990年后 第二阶段 增长相对较慢( 原因。 ) 19791990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