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义企业财务通则解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组织财务预测和财务 分析 ,实施财务控制;编制并提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和有关情况;配合有关机构依法进行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等工作。 经营者财务是企业财务的重点,经营者财务的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 从财务决策上看,企业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安排都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 因此,经营者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对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作出了全面要求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进企业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控制财务风险,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新型财务管理制度框架体系, 《 通则 》 对国有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作出如下规定: 1. 建立财务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听取职工、相关组织意见的财务事项,依照其规定执行。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 对投资者、经营者个人与企业利益有冲突的财务决策事项,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应当回避。 2.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 3. 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4. 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 企业支付、调度资金,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办理相关手续。 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 5. 建立合同的财务审核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和审批权限,实行财务监控。 企业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评估客户信用风险,跟踪客户履约情况,落实收账责任,减少坏账损失。 6. 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规范存货采购审批、执行程序,根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内部审批制度支付货款。 7. 建立固定资产购建、使用、处置制度。 企业自行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并由 投资者审议批准。 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投资者审议批准。 企业购建重要的固定资产、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应当经过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财务决策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 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应当在一个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 8. 建立交易报告制度。 企业从事期货、期权、证券、外汇交易等业务或者委托其他机构理财,不得影响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建立交易报告制度,定期对账,控制风险。 9. 建立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在制订计提标准时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 对计提损失或者减值准备后的资产,企业应当落实监管责任。 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以及没有证据证明实际损失的资产,不得核销。 ,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 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应当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 11. 建立销售价格管理制度,明确产品或者劳务的定价和销售价格调整的权限、程序与 方法 ,根据预期收益、资金周转、市场竞争、 法律 规范约束等要求,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防范销售风险。 12.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 企业 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13.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企业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的,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责。 经营者应当实施内部财务控制,配合投资者或者企业监事会以及中介机构的检查、审计。会议讲义企业财务通则解读(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