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开创外交新局面3内容摘要: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摆在美国面前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承认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要不要跟蒋介石政权切断关系。 „„1950 年 1月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缔结了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引发美国方面的反应。 „„ 1950 年 6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马上发表声明表示要干预朝鲜的内战。 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表示, 台湾未来地位的确定要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 杜鲁门这个声明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美国政府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标志。 —— 陶文钊 《 美国需要中国吗 》 (1)据材料回答,从 1949年到 20世纪 50年代初,影响中美关系的内外因素是什么。 “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规划改革开放,对美国关系的正常化是他的规划当中的重要一环 „„ 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卖武器。 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国与台湾的 《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 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你都跟中国建交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向台湾卖武器呢。 卡特政府承诺, 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以前出售的现在要交付。 —— 陶文钊 《 美国需要中国吗 》 (2)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到两国建交,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 根据材料,中美两国最终能够顺利建立外交关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三 2020年是中美建交 30周年, 1月份我们隆重纪念了两国建交 30周年,卡特总统带了一个规格非常高的代表团过来,包括了布热津斯基、基辛格、前国务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历任美国驻华大使,对外友协举行了盛大宴会纪念中美建交,习近平副主席出席宴会并发表了讲话。 —— 陶文钊 《 美国需要中国吗 》 (3)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和美国为什么要高调庆祝中美建交 30周年。 【 解析 】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第( 1)题因素从材料一主要解释的两个内容即中苏关系和台湾问题回答。 实质从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险恶用心入手分析。 第( 2)题从材料中主要探讨台湾的内容考虑核心。 启示联系国家利益和谈判方式回答。 第( 3)题从双方的共同需要和各自的目的入手。 答案: ( 1)因素:外部的苏联问题;内部的台湾问题。 实质: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 2)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启示:双方都据理力争,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双方都做出了妥协和让步,达到了双赢。 妥协和让步是国家间交往最基本的原则,只要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妥协和让步都是值得的。 ( 3)中国方面: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实现祖国最后统一、台湾回归这两大目标的过程中,美国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美国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在很多事务的处理上,越来越需要中国的协助和支持。 中美是两个世界大国,两国外交关系的健康发展,对双方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4分,共 32分) :“( 1971年)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 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人教版历史必修1开创外交新局面3
相关推荐
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 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 …… 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
契约学说:人们通过互相协约、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 君主立宪制是社会契约的最完美体现。 (2)反对君主专制:为防止专制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的分权学说。 (3)人民主权学说: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如果国王或政府违背了人民意志,违反了社会契约,人民有权用武力推翻其统治。 3、历史意义(略):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时代背景: 2、主要内容: 1)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争。 3、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结合课本 P58) 觉新就是介于高家封建家长和叛逆青年之间的一个地位特殊、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受到 “ 五四 ” 新思潮的影响,也萌生过理想和追求,憧憬过婚恋自由,却屈于封建家长的专制而断送了个人幸福。 他既同情弟弟们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不满长辈们荒唐行径,但又固守“ 责任 ” 帮长辈们劝阻弟弟们反抗,以维护高家的 “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摆在美国面前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承认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要不要跟蒋介石政权切断关系。 „„1950 年 1月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缔结了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引发美国方面的反应。 „„ 1950 年 6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马上发表声明表示要干预朝鲜的内战。 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表示,
动力、资金、市场等社会条件,中国并不具备。 :环境紧张,无暇顾及。 太平天国后期,清军一直对太平天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军事斗争形势异常紧张,太平天国领袖无暇顾及改革建设国家,这是《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客观原因。 :没有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 《资政新篇》没有 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联系起来。 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解详情 .. 点击了解详情 .. 点击了解详情 .. 天京变乱 ——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杨 韦 石 洪 ② 杀 ③ 责 ④ 杀 ⑤ 疑 ⑥ 走 ⑦ 被灭 ① 逼 朝中无将,国中无人。 这场内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返回 参考答案 是必然的,由农民阶 级的 局限性 决定的 重振天国 内容 评价 ①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②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