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5课时内容摘要:

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仿用句式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 ①理解例句的主旨意蕴 , 特别是隐含意义 , 仿 写句的句意要与原句句意一致。 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 有时要注意标点中的暗示 , 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的复句 , 冒号表示要写总起句或总括句。 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 , 要准确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④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 , 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 , 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 , 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 , 仿句要与其保持一致。 3. 变换句式是指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 , 将句子由这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 变换句式包括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 主动句和被动句、‚把‛字句的变换 ,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 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 常式句和变式句的 变换 , 以及各种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变换句式 , 有时是为了增添文采 , 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内容 , 有时是为了语言表达连贯 , 有时是为了使句子更容易被人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翱翔在蓝天的试飞英雄 —— 记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 ① 2020 年 12 月 29 日 , 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战机 ——歼 10 飞机终于亮相了。 同时 , 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中华的情感也少有地波动了起来 , 兴奋和激动涌动全身 , 因为歼 10。 多年来 , 他为这架飞机在天空与地面之间已经无数次地起起落落。 在飞机从图纸变为实体的过程中 , 他从事的是那个最为艰苦也最为危险的环节 —— 试飞。 ②德国科学家奥托李林塔尔说 : ‚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 , 制造一架飞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 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 ‛李中华说自己选择当试飞员是因为觉得挑战性很大。 某个型号的飞机的完善过程 , 凝聚着试飞员的心血 , 他们的素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飞机的制造。 当然 , 试飞事业也选择了勇于接受挑战的李中华。 ③李中华 , 中国歼 10 首批试飞员 , 中国第一个飞出‚眼镜蛇‛动作的飞行员 , 中国三名国际试飞员之一 , 失速尾旋专家 , 目前保持多项国内飞行纪录 , 并曾 作为教官带飞过多个国家的试飞员。 ④当飞机进入一种旋涡状态 , 像树叶一样打着旋儿往下飘时 ,飞快旋转和随之而来的巨大离心力令人头昏目眩 , 这种情况就是‚失速尾旋‛ , 又被航空界和飞行员们形象地称为‚死亡螺旋‛。 据统计 , 在各种训练和实战演习任务中 , ‚失速尾旋‛导致的战机失事的比率约为 90%。 不服输的李中华挑中了这块‚硬骨头‛。 在俄罗斯学习的时候 , 他曾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苏 27 的所有‚失速尾旋‛试飞科目 , 并与其中最危险的‚眼镜蛇‛动作过了招。 而他最终也填补了我国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的空白。 ⑤选择试飞就要正视风险 , 不 能胆怯。 风险是不能回避的 , 关键是要把风险转化为平安 , 不能让它朝着事故的方向走。 一个优秀的试飞员 , 要有面对风险的勇气 , 如果看到风险就退缩 , 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试飞员。 李中华用自己的睿智和勇敢 , 不仅让自己这个‚国宝‛级人物安全返回 , 更为国家挽救了上亿元的科技成果 : 空中模拟飞行试验机 , 世界上仅有 5 架。 ⑥险情毫无征兆地出现在 200 5 年 5 月 20 日中午 12 时 22 分 ,本来是测试别的科目的李中华和梁剑峰 , 在飞行高度不足 50 0 米时 , 飞机突然向右剧烈偏转 , 同时机头向右上方仰起 , 并向左滚转 ,二三秒后飞机进入‚倒扣‛状态 , 机头还出 现了大幅度的摆动现象。 飞机快速坠落 , 400 米 , 300 米 , 2 00 米 ! 地面的麦田、庄稼迎头扑来。 倒立着的李中华迅速压杆、蹬舵 , 飞机没有反应 ! 他迅速切断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 , ‚失心疯‛的飞机终于恢复了素日的服帖 , 李中华毫不迟疑 , 迅速将‚倒扣‛的飞机翻转过来。 由于断电 ,飞机上各种仪表全部没有显示 , 他们也无法与地面联系 , 一切只能靠自己。 刚与死神打了个照面的李中华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高超技艺驾机滑向跑道 , 时间指向 12 时 26 分。 ⑦叙述起这件事中间有个过程 , 其实当时是很连贯的 , 也就是 240 秒的时间。 李中华凭借自己的镇静和果敢 , 跳出常规处置程序处理了特情 ! ‚当时我就想 , 不能慌 , 要一步一步来 , 多想一想其他的可能 , 这也是一个试飞员关键时候应该有的能力。 试飞员不能凭侥幸 , 机会可能只有一次。 当时处理时虽没有绝对把握 , 但我要试一试 , 决不能轻言放弃 , 哪怕有一丝希望 , 我也要把它处置好。 ‛他深知这架飞机的重要性 , 所以在这 240 秒内他没有 1 秒钟想过跳伞 ! ⑧因为热爱 , 所以执着。 因为执着 , 所以完美。 对于李中华来说 , 试飞就是他的生命意义所在。 这位翱翔在天空的勇敢者 , 我们有理由尊称他为英雄。 ( 有删改 ) 1. 本文是一篇人物报道 , 请简要概括文中第 1 段的作 用。 答 : [ 答案 ] 由歼 10 的研制成功引出要报道的人物 —— 李中华 , 并概括介绍他的身份、职业和对试飞事业的热爱 ,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 报道结尾处说‚我们有理由尊称他为英雄‛ , 请结合全文说说李中华身上所体现出的‚英雄‛的内涵是什么。 答 : [ 答案 ] ①‚因为热爱 , 所以执着。 因为执着 , 所以完美‛的精神追求。 ②面对风险表现出的勇气与睿智。 ③决不轻言放弃。 ④以国家利益为先、为重。 3. 第④段对‚失速尾旋‛的介绍属于新闻结构‚五部分‛的哪一部分 ? 作者为什么要对‚失速尾旋‛进行详细介绍 ? 答 : [ 答案 ] 新闻背景。 ①交代飞机试飞工作的危险性 , 反衬李中华执着的精神。 ②为下文李中华处理突发事件作铺垫。 ③李中华明知‚失速尾旋‛对生命的威胁 , 却没有选择跳伞 , 能突出表现他非凡的勇气。 4. ‚对于李中华来说 , 试飞就是他的生命意义所在。 ‛请结合李中华的事迹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答 : [ 答案 ] ①李中华试飞的成功 , 填补了我国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的空白。 凭借自身的睿智和勇敢 , 李中华为国家挽救了上亿元的科技成果 —— 人活着就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才是生命 的意义。 ②李中华选择了最为艰苦也最为危险的职业 ,做了一名试飞员 —— 人要面对困难 , 勇于挑战 , 才会让生命的价值得以体现。 ( 从事例出发 , 言之成理即可 )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和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 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进入轨道 , 再调姿返回地球 , 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 , 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 , 操作动作有 10 0 多个。 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 , 各种线路纵横交错 , 各种设施星罗棋布。 航天员要熟悉和掌握它们 , 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 , 只有靠反复 演练。 于是 , 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 , 贴在宿舍墙上 , 随时默记。 他还用小型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 , 输入电脑 , 刻制了一个光盘 , 业余时刻有空就放来看。 他自信地告诉记者 : ‚此刻我一闭上眼睛 , 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 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 ,我立刻能够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 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 , 我都能背诵下来 , 如果遇到特殊状况 , 我不看手册 , 也完全能处理好。 ‛ 正因为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烂熟于心 , 所以在21 小时 23 分钟的飞天之旅中 , 他的全部操作没有出现 一次失误。 ( 1 ) 使得土星的夜空更为美丽的 , 无疑还是环绕它的那条光环。 土星像是镶嵌在一个闪闪发光的框架上一样。 你老是站在这个距离土星表面二万零六百六十公里的光环下 , 翘首中天 , 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条很窄的光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