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冀人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解放战争的转折ppt课件1内容摘要:

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6月,全国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370万人,战略机动能力大为减弱,战斗力下降;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机动作战兵力已超过国民党军。 解放区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后方更加巩固;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的人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形成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政府已陷于全民包围之中。 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毅然作出人民解放军由 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的决策,规定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针对敌我双方战略态势,决定将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指向既是国民党军的要害又是其薄弱环节的中原地区,并确定了 “三军配合、两翼钳制” 的战略部署:以 刘邓大军 实行中央突破,以跃进方式 挺进大别山 ,建立根据地;以 陈谢大军 直出 豫陕鄂边界地区 ,在豫西、陕南建立根据地;以 陈粟大军 挺进 豫皖苏边区 ,扩大原有根据地。 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互为犄角,紧密配合,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间开辟新的中原解放区。 另以西北野战军 攻打榆林,调动进攻陕北的敌军北上;以 华东野战军 东线兵团在胶东作战,继续把进攻山东的敌军东引,以策应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行动。 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1947年 6月 ——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走进历史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晋冀鲁豫解放军 太岳兵团 华东解放军主力 向大别山挺进 1947年 6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