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探测射线的方法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选修3-5]内容摘要:

单位的正电量,质量是电子质量的 1800 多倍。 卢瑟福把它叫做质子.质子的符号是 H 或 P 在云室里做卢瑟福实验,还可以根据径迹了解整个人工转变的过程.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在所拍摄的两万多张照片的 40多万条 α粒子径迹中,发现了8条产生分叉的记录. 分叉情况表明, α粒子击中氮核后,生成一个新核,同时放出质子。 新核的电量较大速度较慢,径迹短而粗;质子速度大,电量小,故径迹细而长. 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写出这个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并得知氮核放出质子后变成了氧核. 用 α粒子、质子、中子等去轰击其它元素的原子核,也都产生类似的转变,并产生质子,说明质子是各种原子核里都有的成分,质子是人类继电子、光子后发现的第三个基本粒子。 HOHeN 1117 84214 7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核反应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和贝克用 α粒子轰击轻元素铍核,发现并未发射出质子,而放出了一种新的射线.这种射线几乎不能使气体电离,在电场和磁场中也不发生偏转,是不带电的,射线的贯穿能力强,他们认为这是 γ射线.经检测,射线的能量在 10M eV左右,远大于天然放射物质衰变时发出的 γ射线的能量. 1931年,约里奥夫妇重复了玻特和贝克的实验,并用这种未知射线去轰击石蜡。 结果竟从中打出能量约 MeV的质子.这是异常惊人的新发现,因为其行为完全不同于 γ射线, γ射线只能打出电子而打不出质子, γ光子的质量近乎0,电子也很轻,光子撞击电子,使它动起来是合乎常理的,但质子质量是电子的 1800倍,一颗子弹怎么能撞动一辆汽车呢。 如果认为轰击石蜡的射线是 γ射线,那么光子的能量应达 55 MeV,这与实际测得的射线能量 10 MeV相去甚远.这射线在向约里奥夫妇招手呼喊:我不是 γ射线 ……。 可惜的是,他们擦肩而过,无缘相识。 面对 55eV与 10eV的矛盾 ,他们还是十分牵强地解释为其它的原因,并于 1932年1月 11日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实验情况和对未知射线判定为 γ射线的结论。 1932年1月底,查得威克得到这一论文,约里奥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