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xx届高三历史3月阶段测试试题内容摘要:

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D.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 38.( 26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 然而,时至明清之交,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步入衰世,不仅丧失了汉唐王朝的恢宏气度,就连宋元时代的精明眼光也不复存在。 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已经不是如何向外开拓,而是兢兢于闭关自守。 —— 王翔《对外贸易与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 材料二 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 “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 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被后人誉为 “首次被发展中国家宣布进行南南合作的会议”,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通过此次会议,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 沐涛《再论现代中非关系》 材料三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 ,作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 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 顾骏教授在上海大学的演讲《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 1)阅读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简要叙述从汉至元中国走向世界的基本内容。 并分析明清统治者“兢兢于闭关自守”的影响。 ( 10分) (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 是什么会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 20世纪 5070年代的史实,概括这次会议对新中国对外关系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 8分) ( 3)阅读材料三,分别指出“世界走进中国”和“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的开始标志。 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 ( 8分) 39.( 26分)德国是一个矛盾的德国,让人充满了神秘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