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xx届高三历史3月联考试题内容摘要:
论宇宙的系统”。 一摘编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竺识,分析两部 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 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 15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列宁曾经以一个公式来概括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 +美国技术和 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总和 =社会主义。 —— 摘编自《列宁全集》第 34卷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 行探讨。 (要 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o) 请考生在第 4 4 4 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 题目计分。 做答时 请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 到了汉代 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 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 ”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 百五十斛等。 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 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 标准。 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 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 一顷至五顷不等。 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 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 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 则配有大量职田。 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 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 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 主。 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 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 (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 9分) 46.( 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分别成立于上世纪 20 至 40年代,他们代表了民族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他们在政治上不赞成激进的阶级斗争,但他们主张民主、 自由,希望政府更加开明、更加民主,希望能够和缓地改革进步。 —— 于刚《中国各民主党派》 材料二 1948年 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安徽省江南十校20xx届高三历史3月联考试题
相关推荐
B.宣扬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C.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 【解析】根据这个故事人本身是有很大的能力的,体现了其认识到人的作用和价值,故 A项正确;其不在于宣扬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而在宣扬以人 为中心,故 B项错误;其不在于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而在突出人的作用和价值,故 C项错误;其没有体现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的态度,故 D项错误。 【答案】 A 15.罗马法规定
18.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 A.对自然界的探讨和解释 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19.下面哪些法律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 ) ① 1787 年宪法 ② 1875年宪法 ③ 1871年宪 法 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D.美国诞生: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 【考点】《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因此这两次钟声代表的含义分别是美国的诞生
„„“天国兴衰”“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 A.鸦片战争 B.李鸿章崭露头角 C.鉴 史启智 D.《天朝田亩制度》 7.以下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发生的与安徽有关的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安庆保卫战②三河镇大捷③太平军西征④英王被俘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8.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② 公民大会 ③ 十二铜表法 ④ 民法大全 ⑤ 万民法 ( ) A. ①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② ④ ⑤ C. ② ③ ④ ⑤ D. ① ② ③ ④ 6.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善的根本推动力是: ( ) A. 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 B. 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C. 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D. 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 7.罗马帝国的疆域地跨: ( ) A. 欧洲和亚洲 B. 欧洲和非洲
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 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 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 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 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 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