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 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 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 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 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 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 进入 20 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 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 1911 年初制定了第一部 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 “人籍 ”(注: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 )与 “户籍 ”(注: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 )分立。 1912 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 “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 ”,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 1915—1927 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 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 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 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 “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 ”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特点:同封建政治体制相结 合;以家庭为本位;社会功能多样;持续时间长;科举制度与之密切结合。 历史作用:保证了选官的相对公平;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强化了儒家伦理观念 (答出安土重迁、重农抑商等观念也可 );一定程度限制了人口流动。 (2)新变化:体现人格平等;突出私权保障;户籍管理法制化;解除人身束缚。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或民族工业的发展 );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民主思想的传播的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户籍制度。 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文字材料很容易总结出中国古代户籍制 度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科举考试的作用来回答。 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极易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 “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联系所学知识,近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城市对自由劳动力需求增加,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促使户籍制度的调整;依据材料二 “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 ”“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 …… 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 ”归纳出受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和民主思想的传播的推动,通过材料中多个法律法规的颁布看出政府的政策调整是户籍 制度变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 “古董 ”;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即便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条件下,其主张和价值观仍有着 “大用 ”;又有人提出了其它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仔细识读下边漫画,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并结合上述文字说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 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楚;不论从何种角度或选择何种观点,只要言之有据,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 【答案】评分标准: 第一等: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第二等:观点较正确,史实基本准确,基本能史论结合,条理较清晰 第三等:观点基本正确,史实欠准确,不能史论结合,条理不够清晰 第四等:观点不正确,史实错误,或史实不能论证观点,缺乏条理 答案示例: 观点一: “相斥 ”论。 儒学与经济全球化、政治 民主化、文化一主多元化 (或人本化 )的时代要求相互排斥。 儒学是中国古代旧的小农经济的产物,与当代经济工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潮流不符;儒学为封。宁夏银川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② 公民大会 ③ 十二铜表法 ④ 民法大全 ⑤ 万民法 ( ) A. ①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② ④ ⑤ C. ② ③ ④ ⑤ D. ① ② ③ ④ 6.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善的根本推动力是: ( ) A. 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 B. 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C. 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D. 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 7.罗马帝国的疆域地跨: ( ) A. 欧洲和亚洲 B. 欧洲和非洲
„„“天国兴衰”“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 A.鸦片战争 B.李鸿章崭露头角 C.鉴 史启智 D.《天朝田亩制度》 7.以下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发生的与安徽有关的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安庆保卫战②三河镇大捷③太平军西征④英王被俘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8.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论宇宙的系统”。 一摘编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竺识,分析两部 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 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 15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列宁曾经以一个公式来概括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 +美国技术和 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总和 =社会主义。 ——
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⑥ 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 ⑦ 1830年,法国人民进行“七月革命”,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⑧ 1848年,法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⑨ 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 1852年 12月,波拿巴加冕,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 ⑩ 1870年普法战争。 9 月,巴黎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 根据法国
值和能力。 ”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1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 判:它看不到未米,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日寸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 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第Ⅱ卷 二、 材料题 (1 14小题,共 52分 )
年宪法》 【分析】 本题考查《权利法案》. 【解答】 1689年英国国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个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物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故选 A. 【点评】 重点识记《权利法案》的内容与 影响. 18. 7月 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这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 ) A.攻占巴士底狱 B.召开三级会议 C.成立共和国 D.处死路易十六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