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期末测试1内容摘要:
.炼铝、制糖、啤酒生产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奶制品、 制鞋 22.下面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 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 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 相符的是 A.甘蔗制 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我国的淡水资源 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现象。 据此回答 23~ 25题。 23. 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是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24. 针对上题的选项,该地区解 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压缩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新技术 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25. 下列 不属于 . . .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是 ,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引起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C.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 ,地下水质变坏 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判断 26~28题。 26.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 A.公元前 8000 年到公元 1770 年 B.公元 1770 年到 1950 年 C. 1950 年到 1990 年 D. 1999 年到 2020 年 27.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770 年前由于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长缓慢 B. 1770 年到 1950 年间,由于欧美国家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加快 C. 1950 年到 1999 年,由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D. 1999 到 2020 年,预计世界人口出生率继续提高,人口增长迅猛 28. 1770 年前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B.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C.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D.低出生、低死亡、负增长 读我国承接全球 IT 产业转移的路径(图 A)和 IT 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 B),回答 29~ 30 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期末测试1
相关推荐
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 1分)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 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 1分) ( 5)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 1分) ,气势磅礴
,法国涨了 650%,波兰则是 400%。 这种现象导致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8 为当代某一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地区)分布图(图中深色区域为该组织成员)该组织的作用是 A.实现了全球 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C.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D.推动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37.( 34
1分) ( 2)概括图二中人物的科技成就。 ( 1分) ( 3)火 车发明和铁路的出现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 1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任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
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最后“ 特点 ” 的概括,根据题目所提示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回答。 答案: (1)《罗素 —爱因斯坦宣言》。 内容:强调了核武器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号召各国政府作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 (2)反对美国在越南的战争。 出于争霸世界的需要。 (3)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特点: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具有全球性
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 )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 李贽笔下的孔子 C.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22.直至 19 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的“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 ①雪莱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高大宽敞 D. 屋顶坡度大 25. 屋顶的坡度与降水有一定关系。 下列房屋屋顶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排水的是 A. 沙漠地区的草屋顶房 B. 我国西北地区的平顶房 C.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坡顶房 D. 亚洲北部的冰屋 26. 藏族人的宽大藏袍,有时候一天内早晚穿在身上保暖,中午脱掉一半,斜露出半个身子,这一现象反映了该地 A. 气温年较差大 B. 气温日较差大 C. 日平均气温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