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内容摘要:
是 ( ) A.①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柑橘 B.②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 D.④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20.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21.关于济宁市人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邹城市是济宁人口最多的县市区 B.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邹城市三角地带人口 稀疏 C.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 D.少数民族分布具有 “ 大分散、小集中 ” 特点 22.下列关于济宁市气候特征的说法,错误的 是 ( ) A.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C.最为突出的气候灾害是洪涝和干旱 D.夏季盛行偏北风,冬季盛行偏南风 23.济宁市的济宁、邹城、曲阜、兖州四座城市 相互毗邻,呈现“组群式”特征,下列关于四个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济宁是全市的政治、经济中心 B.曲阜旅游业地位突出 C.兖州交通便利,是鲁西南最大的交通枢纽 D.济宁、邹城已经达到大城市的规模 24.下列关于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 县、梁山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鱼台县水稻种 植面积居济宁市之首 ② 金 乡县大蒜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③嘉祥县有“麒麟之乡”的美誉,以石雕工艺闻名 ④“ 中国佛都 ” 汶上县著名古迹是太子灵踪塔 ⑤水泊梁山是全国唯一以农民起义遗址为主要特点的风景名胜区 A. ①② ③④ B.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5.济宁市下辖 12个各具特色的县级行政 区,关于各县级行政区的美称错误的是 ( ) A.大蒜之乡 —— 金乡县 B.九省通衢 —— 兖州市 C.泉源圣地 —— 泗水县 D.水浒故里 —— 汶上县 x k b 1. c o m 第 II卷(非选择题,每空 2分,共 50分) 26. 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将下列三个大洋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20xx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相关推荐
D、阿拉伯人 下列宗教教义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A、忍 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B、修身养性,炼制丹药,求道成仙 C、众生平等,因果轮回 D、信仰安拉的人死后进入天堂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二、非选择题。 中外历史链接。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大化改新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
特改革之后 C.大化改新之前 D.查理马特改革之前 2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它的面积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540 人,同时也是天主教的中心 ── 以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 这个国家的最初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查理 马特改革 B.耶稣降生 C.法国琅城人民起义 D.丕平献土 2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 A.教会 B.贵族 C.骑士 D.国王
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和境界 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 比如苏东坡。 他被放逐到荒僻的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 床柱上还长了许多白蚁。 要什么没什么。 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与美好的理想。 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
章,完成 15~ 17题。 中国的人文主义 林语堂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使西方哲学家备受困惑。 他们从目的论出发,认为包括蚊子乃至伤寒菌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为这个自负的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 今生今世自有百般磨难,因而自傲的人类始终无法事事如意。 于是目的论又转向来生来世,把今生的世俗生活 看作为来世所进行的准备。 另外有一些人,像尼采那样知难而上,否认人生“必须”有什么意义
星期左右,整只毡靴竟给鸟儿们一片片全叨去筑了窝儿,然后各就各位,产卵、孵化,接着是雏鸟啁瞅。 在毡靴的温馨之中,鸟儿们出生、成长;冷天即将来临时,便成群结队飞往暖和的地方。 春日它们又都重新归来,在各自的树穴中的旧巢里,还会再次觅得爷爷那只毡靴的残余。 那些筑在地上和树枝上的巢窠同样不会消逝:枝头的散落到地面,小耗子又会在地上发现它们,将毡靴的残毛搬进自己地下的窝中。 我一生中经常在莽林间漫游
分析广州十三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 12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最早的江南女校是在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福音的背景下建立的。 诞生于19世纪 50年代的江南教会女校,作为传统中国土地上的一个赞新的文化现象,虽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仍然不断地将女性(应)接受知识这种观念向外传播。 1898年,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