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20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俗之奢华。 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 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 ” 文中认为 “ 常无所利 ” 的根本原因是 A.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 B.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 21.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年代 年商税额 995~998年 400万贯 1064~1068年 846万贯 1004~1008年 450万贯 1077年 879万贯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④商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有古诗这样描述江南养蚕情景: “ 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 蚕欲温和桑欲干,明如良玉发奇光。 缲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 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 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 莫忧八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 ” 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小农家庭经营方式趋向多元 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朗 23.南宋《岁时广记 售农用》中记载: “ 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 上述材料表明 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B.宋代定期举行的草市比较繁华 C.宋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2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 —— 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25.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26.新航路开辟后, “ 欧 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 到 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 ”。 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商业贸易 B.拓展殖民地 C.传播天主教 D.掠夺工业原料 27.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 —— 贸易 ——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 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 28. 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 8年后,他已经赚了 ,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 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 这一事例说明 1058年 700万贯 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 B.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29.《全球通史》中描述: “ 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 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 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 ” 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甘肃省武威20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
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该观点最早源自( ) A.启蒙思想家 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 D.古代儒学大师 22.“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 换言之,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但若没有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 ,同样也不会有地理大发现”。
tupid weather report, but for his smile. Several months ago I was racing to catch a bus. As I breathlessly put my handful of cash across the Greyhound counter, the sales agent said with a broad smile
然是女人,也懂得的。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茅屋烟囱口上,把湿茅草照成一片清冷的白色,烟囱上正蓬蓬地冒着炊烟,薰得月色迷迷蒙蒙,鸡已经关进笼里,低低地、咯咯地叫着。 后天早上,鸡没有叫,禄兴娘子就起身把灶上点了火,禄兴跟着起身,吃了一顿热气蓬蓬的煨南瓜,把红布缚了两只 鸡的脚,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黎明的天上才露出美丽的雨过天青色,树枝才喷绿芽,露珠亮晶晶的
83。 波罗行纪》 D.《俄底浦斯王》 14.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市民阶级 15.下列建筑中,属于哥特式建筑的是 ( )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6分。 16题 10分, 17题 8分, 18题 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 (共 10 分) 材料一: “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 材料二
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 C.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推广 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9.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 用了 A.相对论原理 B.万有引力定律 C.主权在民思想 D.进化论原理 20. 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今” ③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④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 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听了就去干吗。 ”孔子答:“不能。 ”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 ”孔子答:“能。 ”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 ”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 ”这个故事说明的哲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