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而言,孔子认为应该只“言义而不言利,为人君,止于仁。 ”国君乃天下财富的最高所有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国君的利就是义。 就各级官吏而言,孔子主张不仅言义,而且言利。 因为 ,“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 官吏需要依靠俸禄来养家糊口。 然而,官吏求“利”必须合乎道义,即君子“仕则不稼 ”、“不尽利以遗民。 ”就一般的平民而言,孔子主张求利、致富,但同时又要为他人着想,“富而好礼,富而好仁。 ” 依据材料概括柏拉图和孔子的财富分配观异同。 依据所学说明其成因。 22.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 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 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秩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 ,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 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 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 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 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 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 韩非子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僚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 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 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 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 其后的汉朝 在正 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 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 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 内法”。 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 —— 《外儒内法》 (沈联涛 )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 (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 (6 分 ) 23. (26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 (1610— 1695年 ),生于浙江宁波地区一官僚家庭,其父被魏忠贤所害。 四年后,黄宗羲进入南京复社,招致阮 大铖的彻骨之恨。 黄宗羲最后获救全赖清军挺进南京,但不久他即参与抗击入侵者的斗争。 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归隐家乡,潜心研究经史百家、释、道及天文、算术、乐律。 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待访录》 (1662 年 )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他认为君主及其臣子应服务于民,而不是相反。 他强烈反清,屡受封官之许,皆推辞不就, 1695年终老于家。 后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黄宗羲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才重放光芒。 —— [法 ]谢耐和《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 伏尔泰 ( 1694— 1778 年 ),出生在 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1717 年,他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 11个月。 1726— 1728年,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 伏尔泰全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中。 一方面他用化名写作和印发了大量小册子,他出版的作品多达 70 卷,此外还有 1 万多封信。 在 他的作品中,他用一种风趣、嘲讽甚至是挖苦的语气批判任何不宽容的制度和压迫政策,宣扬个人自由。 他讽刺的对象也包括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 另一方面他支持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百科全书派的斗争,《哲学辞典》就是他为《百科全书》所写的哲学条目的汇编。 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 —— [美 ]杰里 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 (1)根 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黄宗羲和伏尔泰的思想来源,并概括二人思想成果的共同点。 (10分 ) (2)综合上 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有怎样的不同。 结合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其原因。 (16分 ) 湖北省团风中学 2020秋季高二第一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A 【解析】春秋晚期,诸侯争霸,攻伐不断,诸侯国君如果不想亡国进而征服他国,必须实行强硬政策消除异议,强化对人民的统治,增加赋税,扩充军事,孔子在这种背景下宣扬王道和以德治民显然不合时宜;古代雅典直接民主在智者学派的影 响下过度泛滥,迎合了普通民众,此时柏拉图强调理性和精英治国,同样不合时宜,故 A项正确;孔子流传后世的主要是语录式内容,但是柏拉图已经对理性思想有了系统的发展,故 B项错误;孔子的思想后来经过发展,成为中国主流思 想,柏拉图的理性后来同样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故 C项错误;孔子在当时就没有被各国国君接受,不存在治国实践,故 D项错误。 2. 【答案】 A 3.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无为相关的信息,故 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反对战争的信息,故 B项错误;题干中“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故民之从之也轻”的意思是君主要让百姓能够生存,体现出了民本思想,故 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礼乐制 度,故 D项错误。 4.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和“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可知该思想为法家思想,①属燕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A项错误;②。湖北省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相关推荐
法的内容。 依据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规定,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法案,国会拥有复议权,若国会 2/3 通过,法案即自动生效,故选 A。 B、 C、 D均不符合宪法的内容,故排除。 18. 下图是 1927—1930 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的统计情况。 据图和史实分析,经济危机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 1929 年至 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分析图表信息可见, 1929
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 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 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④任命议会成员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5. 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 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 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 1832年议会改革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26.
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18.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记载 :“耆卿(柳永)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 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 妓 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文人生活腐朽化 B.文学作品世俗化 C.文学作品商品化 D.市民阶层扩大化 19.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
字形路 线 ③ 直井施工法 ④ 传统打桩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④ 21. 牛顿在于 1687 年出版的划时代科学巨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中 ①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② 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 ③确定了物体运动三定律 ④ 将万有引力应用到天文学中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④ 22. “ 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 ” 、
级女 生,平时由于功课紧,所以总是独来独往。 久而久之,她与同学之间形成隔阂,和同学说话很少,交往很少。 每当她看到其他同学在一起谈笑风生,自己却无人理睬时,内心十分苦恼。 ( 1) 陈红应该怎样做才能摆脱苦恼,获得友谊。 ( 2分) 材料二: 放学路上,两名同学就友 谊问题争论了 起来。 同学甲说:“对待朋友要真诚,要坚持原则。 对于朋友身上的缺点,不论大小,都要明确指出来。 如不改正
、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23. “兴起于 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