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3内容摘要: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的结果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获得了“拉丁美洲解放者”称号。 他是 A.波利瓦尔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圣马丁 一、选择题答题卡(本大题共 12小 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3 题 9 分,第 14 题 8 分,第 15 题 9 分,共 26 分) : 材料一 :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 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 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 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 ( 1 分)“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 1 分) ( 2)材料二中的“母邦”指的是哪个国家。 ( 1 分) “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分) (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 1 分)为了追求自由和真理,他们通过了一部什么样的纲领性文件。 ( 1 分) (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 2 分)。 材料一:“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 —— 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 —— 恩格斯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 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 秀得多。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